1. 历朝历代都十分重视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总结了隋朝二世而亡的教训,真切地认识到国君好比是舟,人民好比是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为政比较谨慎。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

材料二   综观国史,政体演进,约得三级:由封建而跻统一、一也;由宗室、外戚、军人所组成之政府,渐变为士人政府,二也;由士族门第再变为科举竞选,三也。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三   北宋时蔡襄指出:“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钱谷之司,文士也;边防大帅,文士也;……”

(1) 材料一中的“他”指的是哪位皇帝?在他统治时期出现的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的局面被称为什么?写出当时有名的谏臣是谁?
(2) 材料二中第三级“变为科举竞选”指的是哪一种选官制度?该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是什么?该制度的实施有何影响?
(3) 材料三中现象的出现与北宋何种政策有关?该政策有何积极作用?
【考点】
“贞观之治”; 科举制的创立与完善;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综合题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 国家治理事关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该)制度改善了之前的用人制度,彻底打破血缘世袭关系和世袭的垄断;“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部分社会中下层有能力的读书人进入社会上层,获得施展才智的机会。

材料二   他总结了隋朝二世而亡的教训,真切地认识到国君好比是舟,人民好比是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为政比较谨慎。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

材料三   北宋的开国皇帝制定了“重文教,轻武事”的治国方略,这个基本国策也为后继的皇帝所奉行,甚至影响贯穿整个宋代,致使宋朝经济繁荣,文教兴盛,但军事上却软弱至极,不堪一击。

——节选《中古通史古代卷》

材料四   元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新的大一统时期。下图为元朝形势图(1330年)。

请回答:

(1) 材料一中该“制度”的名称是什么?据材料分析该“制度”选拔人才的标准是什么?这一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是什么?
(2) 材料二中的“他”指的是唐朝哪位皇帝?在他统治时期出现了哪一治世局面?
(3) 据材料三,指出宋朝政治统治的特点。并概括这一国策对宋朝的影响。
(4) 请在材料四形势图的①②③三个序号中任选两个序号,写出元朝对该两地区管理的具体措施。
综合题 普通
2.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争论较多、褒贬不一的朝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太祖为了选拔真正踏实于封建统治而又有才干的人担任官职,为之服务,于开宝六年实行殿试。自此以后,殿试成为科举制度的最高一级的考试,并正式确立了州试、省试和殿试的三级科举考试制度。

——《宋朝科举制度;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改革时期》

(1)写出宋太祖的名字。他是通过哪一历史事件成为宋朝的开国皇帝的?

(2)写出创立科举制度及其最高一级考试的两位皇帝。

材料二   

(3)上面漫画反映了宋朝初年推行的哪两项措施?这些措施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材料三   与前朝才俊相比,两宋士人在文章、经术、政事等各方面能力更加全面。唐朝的房玄龄、杜如晦、姚崇、宋璟,这些人是出色的政治家,却少有著述流传于世;而才华横溢的李白、杜甫,则没有机会登上政治舞台。宋朝则与此不同,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和苏轼等人才华横溢,同时也都曾在政界施展身手。当时士大夫不仅把自己当作文化主体和道德主体,还自觉地把自己视为政治主体,以天下为己任。

——摘编自邓小南《宋朝的再认识》

(4)写出重用房玄龄、杜如晦、姚崇、宋璟的两位皇帝统治时期出现的治世局面。

(5)依据材料指出与唐朝相比,宋朝士人有何突出特点。从材料提及的宋朝士人中选择一位举例说明这个特点。

材料四   两宋三百年在经济、科技、制度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国内外学者认为发生了所谓的“商业革命”、“货币革命”、“城市革命”、“信息革命”、“科技革命”等。虽然称“革命”并不合适,但这一时期确实发生了经济、文化方面的突出进步。

——摘编自邓小南《宋朝的再认识》

(6)根据所学对材料中的任意三种革命进行说明。

材料五   从唐代到宋代,文化学术方面有走势上的明显不同。如果用一种较为简单的方式来概括,就是出现了“平民化、世俗化、人文化”的趋势。通过唐宋时期图像、雕塑中人物形象的比较,也可以看出宋代平民化、世俗化与人文化的趋势。唐代的绘画与雕塑中的人物大多是帝王、大臣、上层人物,即便普通仕女,也是形象丰腴、闲适。而宋朝则有大量描写下层人物劳作生活的绘画和雕塑作品,反映出时人对庶民生活状态的关注。

——摘自邓小南《宋朝的再认识》

(7)根据材料概括唐朝与宋朝在文化学术方面的不同之处。并分别举出唐朝、宋朝一幅著名绘画作品来证明这一不同。

(8)通过上述材料,结合所学,谈谈你对宋朝的评价。

综合题 普通
3. 人才是国家强大的重要因素,隋唐在人才选拔方面具有创新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员的选拔权由上层权贵垄断,选官看重门第,不太注重才能,世家大族的子弟通过门第即可进入仕途。隋文帝即位后,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注重考察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摘编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二   隋唐时期……庶族中小地主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他们积极要求参政,希冀通过某种形式改变政治地位。而统一的中央集权官僚体制的确立,又急需一大批有能力、有才华的官吏充实到官府机构中去,从而使政令畅通,官僚机构得以正常运转,实现进一步遏制地方割据势力、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的目的。

——谢兰荣主编《中外教育简史》

材料三   (唐)太宗谓侍臣曰:“为政之要,唯在得人。今所任用,必须以德行、学识为本。”

——《贞观政要》

材料四   宋朝读书风气很浓,人们希望用勤苦来获得学问,再以学问来打通权力之门。

——萧子文《简读宋朝史》

(1) 根据材料一,分析选拔人才的依据变化。
(2) 根据材料二,指出科举制出现的原因有哪些。结合所学回答,该制度的作用有哪些?
(3) 材料三反映了唐太宗什么样的治国思想?列举一例唐太宗“唯在得人”的史实。
(4) 材料四中为方便宋朝读书人“打通权力之门”,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5)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人才”与“国家”,谈谈你的认识。
综合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