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三农”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在旧中国,在农村占农户总数不到7%的地主、富农,占有总耕地的50%以上,而占全国农户57%以上的贫农、雇农,仅占有耕地总数的14%,处于无地少地状态。地主人均占有耕地为贫雇农的二三十倍,农村存在着大量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在四川西南部,农民向地主交纳的地租占到租种土地产量的50%。在重庆市郊的歇马场,“每受谷一石,主得七五,佃得二五”,农民吃的是糠莱,穿的是破衣。在武汉喻桥,贫农陈有汉家里每年只收350千克谷,一年之中吃野菜、麦皮、杂粮达8个月之久,全家一年只吃2千克油,3.5千克盐。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等

材料二   新的农业体制在1979年12月后的两年间生效了。在这个国家的大部分地区,生产责任“被分散到农户家里”。在这种受欢迎的“责任制”下,每一家农户获得耕种一份土地,这份土地以前是由集体耕种的。在卖给国家一定数量的粮食和其他产品后,农户可以随意处理其产品。农村经历了一场巨大的承包运动,个人首创精神带来了农业生产的大幅度增长。

——摘编自《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组织实施了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力度最大、惠及人口最多的脱贫攻坚战,并取得全面胜利。同时,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截至2021年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2%,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1%。目前全国具备条件的建制村100%通硬化路,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87%。

材料四   2021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隆重举行。会上,习近平宣布,我国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摘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1) 根据材料一概括旧中国农村面临的困境。针对这些困境,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采取了什么措施?
(2)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新的农业体制”是什么?并分析农业体制改革的积极意义。
(3) 根据材料三概括当前农村发展取得的新成就。
(4) 我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是什么?
【考点】
土地改革;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综合题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 中国的土地制度经历了一个长期的曲折发展阶段。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旧中国的土地占有极不合理。从全国来说,占乡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和富农,占有约70~80%的土地,而占乡村人口90%贫农、雇农、中农及其他人民,却总共只有约20%~30%的土地。……落后的、自给自足的农村自然经济不能成为工业的市场,限制着工业的发展。

——摘编自《剑桥中国史》

材料二   改革开放后,四川率先在全国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面激发了农业生产活力。2018年四川粮食总产量相比1949年增加2402.9万吨,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比1957年增长了196.5倍,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相比1954年增长了2508.5倍。截至2018年末,四川基本完成了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确权任务,为全国农村土地改革模式创新提供了诸多实践依据。

——摘编自赵颖文、吕火明、卢波《建国70年四川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材料三   2004年3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太会第二次会议上指出:继续推进农村税费改革。除烟叶外,取消农业特产税,每年可使农民减轻负担48亿元。从今年起,逐步降低农业税税率,平均每年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五年内取消农业税。

——摘自200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通过什么措施改变了“土地占有极不合理”的社会现象?这种改变和工业的发展有何关联?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四川率先在全国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意义。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党和政府调整农村税费改革的出发点是什么?
综合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