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战国时期,齐国在都城临淄设稷下学宫,由官府出资,招贤纳士,允许学者们“不任职而论国事”,发挥“智囊团”作用,还可招收弟子、自由讲学、著书立说。各派学者云集于此,围绕王霸、义利、天人、人性善恶等课题,通过期会、讲说、议论、研讨、诘难、争辩等形式切磋驳难、争辩求知。据《汉书·艺文志》记载,稷下学官产生的学术著作有《孟子》《荀子》《管子》等300多部。

柏拉图于公元前387年创办阿卡德米学园,这是西方第一所集高等教育和学术研究于一体的“学院”。他采取比较开明的管理政策,允许不同思想存在。他采用苏格拉底的问答法教学,研究和教学的重点为算术、几何、天文、修辞学、逻辑学,目的是使人们的目光从现象世界转向永恒不变的理念世界。

——摘编自常凤霞《稷下学宫与柏拉图学园之比较》等

材料二   20世纪30年代,中国学术界出现了研究中国近代史的热潮,形成两种不同的话语体系。一种是以陈恭禄为代表的“近代化话语”,主张把中国近代史视为中国在西方冲击之下不断调整自身,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过程。另一种是以李鼎声为代表的“革命话语”,认为应把中国近代史视为西方殖民势力不断入侵中国,把中国变为殖民地及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过程。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比较稷下学宫与柏拉图学园的不同,并分析这些不同产生的原因。
(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种话语体系,运用相关史实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考点】
新文化运动; 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材料分析题 普通
能力提升
换一批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抗日战争当作一个历史阶段来说,已经过去了……八年来我们和蒋介石调了一个位置:以前我们在山上,他在水边;抗日时期,我们在敌后,他上了山。现在他要下山了,要下山来抢夺抗战胜利的果实了……但是,在人民中间,主要是在日本占领区和国民党统治区的人民中间,还有相当多的人相信蒋介石,存在着对于国民党和美国的幻想,蒋介石也在努力散布这种幻想。我们要在人民群众中间,广泛地进行宣传教育工作,使人民认识到中国的真实情况和动向,对于自己的力量具备信心……曾经有个美国人向我说:“你们要听一听赫尔利的话,派几个人到国民党政府里去做官。”我说:“捆住手脚的官不好做,我们不做。要做,就得放开手放开脚,自由自在地做,这就是在民主的基础上成立联合政府。”……他说:“第一,美国人会骂你们;第二,美国人要给蒋介石撑腰。”我说:“……现在我们有的是小米加步枪,你们有的是面包加大炮。你们爱撑蒋介石的腰就撑,愿撑多久就撑多久。不过要记住一条,中国是什么人的中国?中国绝不是蒋介石的,中国是中国人民的。总有一天你们会撑不下去!”

——毛泽东《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1945年8月13日)

(1) 根据材料,概括毛泽东关于时局的观点。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毛泽东对时局分析的意义。
材料分析题 困难
2. 【中华民族观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国初年,民族的形成和发展成为历史教科书的主要内容之一、在表述上也多与“五族共和”的建国方针相配合、相呼应。其中,1912年9月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华中学历史教科书》首次使用了“中华民族”这一概念。五四时期,“中华民族观念”首次写进教育部门制定和公布的《历史课程纲要》,这具有重要的思想意义,但这一时期的历史教科书使用较多的还是“中国民族”或“吾民族”,而不是“中华民族”。九一八事变后的抗战时期,在国民政府先后四次修订的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历史课程标准》中都纳入了对“中华民族”的书写。由此,自觉运用中华民族的观念成为该时期历史教科书的普遍现象。尤其是这一时期的历史教科书强调的是一种整体的中华民族观念,即认为中华民族是由汉、满、蒙、回、藏、苗等民族所构成,亦即中华民族所指并非某一个民族,而是中国各民族。

——摘编自郑大华《论民国初年到抗战时期历史教科书对“中华民族”的书写》

材料二   帝国主义国家的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改变了中国人对世界的认知,传统文化上的“天下主义”和“夷夏之辨”难以解释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所遭遇的困难局面。在反对和抵制外族侵略的过程中,人们形成了族类团结意识。1905年,梁启超在《历史上中国民族之观察》中提出,“中华民族自始本非一族,实由多数民族混合而成”。1920年孙中山提出我们应该把中国所有民族融成一个中华民族。九一八事变后,人们对“中华民族”的认识和运用越发自觉。知识界研究和宣传“中华民族”,傅斯年、顾颉刚、费孝通等人关于“中华民族”的研究极大地推动了人们对中华民族的认知。国共两党作为抗战时期最具影响力的政治势力,他们对“中华民族”的宣传成为国人中华民族观形成的重要推动力。国民党提出了“中华民族复兴”理念和话语。中国共产党深入到工农群众之中,在长征中倡导民族平等团结,在抗日战争中宣传和组织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摘编自赵刚《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观百年形成和发展的历史逻辑》

(1) 根据材料一、概括教科书关于“中华民族”书写的变化。
(2)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中华民族观念形成的原因。
材料分析题 普通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青年》自1915年创刊至1926年终刊,专门讨论“民主”的文章只有3篇,专门讨论“科学”的文章多一点,也不过五六篇。……我很纳闷:为什么学术界一直认为“民主”与“科学”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两大思想主题呢?反复寻找之后,我发现提“民主”与“科学”必引用陈独秀发表在《新青年》上的《本志罪案之答辩书》。《新青年》创刊后,发表了大量批判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和儒家文化的文章,另外、还大力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思想非常激进。这遭到一批观念保守的知识分子的批评。陈独秀为了回应那些人的批评,就写了这篇答辩书。答辩书中,陈独秀必须寻找一个连保守派也无法否认的理论依据,以抵挡对方的攻击,于是就将“民主”和“科学”搬出来——在当时的中国,“民主”和“科学”是没人敢批评、敢反对的。

——王奇生《新文化运动是如何“运动”起来的》

材料二   儒学是传统文化的主流但不能代表全盘。新文化运动之批判儒学显然算不上“全盘性的反传统”。新文化运动批判儒学时并没有抹杀其历史价值。陈独秀、胡适等对儒学在中国历史上的贡献和作用是予以肯定的。不过,陈独秀对儒学的现实价值提出了批判,认为其已经不适应当时的生活。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与传统的关系是“形离而神合”的、因为传统是割不断、切不开的。他们自身是传统的载体,没有,也无法脱离传统。新文化运动中有一些激烈的话语乃是一种“言说策略”,从言说策略的选择这一视角来看,新文化运动“反孔非儒”话语的激烈乃是一种“有意的偏激”,并不是对传统文化的“彻底颠覆”与“全盘否定”,它的确起到了振聋发聩的思想解放作用,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型。可见,我们不能忽视历史的复杂性,简单化地认定新文化运动是“全盘性的反传统”.

——刘波《复杂性视域下的新文化运动评价重构》

(1) 据材料一、指出后人与时人眼中新文化运动的主题有何差异?
(2) 有学者认为新文化运动存在着“全盘性的反传统”现象。请据材料二进行批驳。
材料分析题 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