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七年级同学以“中国古代的经济发展”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邀请你参与。
材料一 隋炀帝时期开凿的这一工程,便利了中国南北贸易的发展,尤其是来自长江地区的稻米和其他粮食作物可以大量地供应北部地区的居民。由此为政治和文化的统一建立了经济基础。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一工程”指的是什么?并概括该工程的修建有何历史意义。
材料二 唐太宗上台后确立了抚民以静的统治路线。实行减轻百姓负担;劝课农桑,不夺农时;释放僧尼宫女,繁衍人口等措施。使百姓能戮力生产,耕作有时,故社会经济在较短的时间内得以恢复和发展。
———摘编自周方高《略论“贞观之治”的形成与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二,归纳推动唐朝社会经济发展的因素,这些因素体现了唐太宗怎样的治国思想。
材料三 唐宋南北方人口对比表
朝代 | 南方 | 北方 |
人口 | 占全国人口比例 | 人口 | 占全国人口比例 |
唐朝天宝年间(742-756) | 2080万 | 40% | 3120万 | 60% |
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 | 5500万 | 65.5% | 2900万 | 34.5% |
———根据邹逸麟,谭其骧《中国历史时期人口的分布和迁徙》整理统计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唐宋时期人口分布的变化反映了哪一经济现象?并分析该现象发生的原因。
材料四 明朝中后期,我国从国外引进了多种农作物。其中比较重要的有甘薯、玉米、马铃薯三种粮食作物,花生和烟草两种经济作物。它们都是原产于美洲的作物,经南洋传入中国。甘薯、玉米、马铃薯等作物由于生长条件要求低、产量高,为粮食的增产开辟了新的途径,大大丰富了中国人的食物品种。
(4)根据材料四,回答甘薯、玉米、马铃薯等作物传入中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