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科举制……自产生之日起就确立了由政府出面招生,考生“皆怀牒(证件)自列于州县”的自由报考原则(文章)定去留,为草野寒酸之士开辟了登仕之途……

——杨齐福《科举制度与近代文化》

材料二   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顾炎武认为:“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

(1) 某历史兴趣小组绘制了科举制演变历程的思维导图,请将图中的①②③④处补充完整。
(2) 杨齐福和顾炎武对科举制的评价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
【考点】
科举制的创立与完善; 科举考试的变化;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综合题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科举制度的正式确立,是中古史上选举制度的重大变革,它改变了以往门阀士族把持选举的弊端,重才学而轻门第,从而扩大了招揽人才的门路,使一批中小地主士人得以参加统治政权,适应了庶族地主在政治上要求,削弱了门阀士族在政治上的垄断权。它有利于选拔封建人才,提高行政效率,适应了大一统帝国的政治需要。

——选编自朱绍侯、齐涛、王育济《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科举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概括科举制产生的积极作用。

材料二   宋代立国之后,裁抑武臣,优待文士,高其官职,厚其俸禄,同时改革并完善了科举制度,扩大科举取士名额,使士人的仕进之路大为改善,使科举成为政府选拔人才的主要制度。

——摘编自杨洪涛《从宋代笔记小说看宋代科举制度下的社会心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宋代科举制度与前代对比有何变化,该变化的产生与宋代哪一政策有关?

材料三

信息1

明朝科举对考试答卷的文体格式、段落划分,都有严格的规定,要求答卷由八个部分组成。

——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信息2

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

——摘编自顾炎武《日知录》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明朝科举的答卷文体及其危害。综合上述三则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认识。
综合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