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攻占冬宫

列宁始终致力于探索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内建设社会主义的“特殊的”方法和形式。……他逐渐认识到在一个小农国家内建设社会主义,不可避免地要大力发展商品生产和货币流通,“商业就是千百万小农与大工业之间唯一可能的经济联系”。……国家资本主义可以作为落后国家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桥梁。

——摘编自周尚文、叶书宗、王斯德著《苏联兴亡史》

材料二   斯大林创建的经济政治体制在经济方面的特点是:实行工商业企业的国有化和集体农庄的准国有化,把一切不受国家直接控制的经济成分统统消灭掉;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用行政命令甚至暴力手段管理经济,把一切经济活动置于指令性计划之下。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

材料三

赫鲁晓夫

他将改革的重点放在政治领域。1990年3月,苏联通过《关于设立苏联总统职位和苏联宪法(根本法)修改补充法》,放弃苏共在苏联法定的领导地位,政治上推行多党制,以所谓多党制取代共产党的领导,使国家失去了领导核心力量,大批党员退党,党的组织溃散,党员离心离德,这一切为苏共下台,苏联解体铺平了道路。

——摘编自《社会主义发展简史》

(1) 材料一图中的历史事件有何重要意义?根据材料一文字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列宁找到的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特殊”方法,并分析这个方法“特殊”在哪里?
(2) 根据材料二、概括斯大林创建的“经济政治体制”在经济方面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20世纪30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
(3) 列举一例赫鲁晓夫在经济上的改革措施。材料三文字反映的是哪次改革?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次改革导致的结果。
【考点】
列宁与俄国的十月革命; 苏维埃政府的新经济政策; 斯大林模式的影响及弊端; 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综合题 困难
能力提升
换一批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世纪初期,以列宁为代表的俄国马克思主义者进一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俄国化。列宁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抓住当时的时代特征并结合俄国特殊的历史条件,积极探索俄国革命和建设的道路,在他的指导下,落后的俄国首先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而国内战争结束后,列宁在1921年适时提出了从“战时共产主义”转向“新经济政策”的策略。

——摘编自《马克思主义俄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经验》

材料二:毛泽东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对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如何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如何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三个基本问题进行了艰辛探索和系统回答,以创造性的内容为马克思主义宝库添了新的财富,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历史启示作用。

——摘编自《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和建设基本问题的探索和回答》

(1) 据材料一,指出列宁在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重大贡献的主要原因。
(2) 针对材料二中的“三个基本问题”毛泽东都进行了“艰辛探索和系统回答”,并取得了重大成就。请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取得的重大成就各有哪些。
(3) 综合以上材料、问题及所学知识,归纳列宁和毛泽东作为伟大领袖具有的相同品质有哪些。
综合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