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西汉前期,钱币袭秦形制,文曰“半两”,法定重量当为十二铢。但铸造时通常实重不及其额,前后铸造的钱币大小、轻重亦不一致。诸侯、达官、豪富多私造牟利,私铸钱低劣者薄如榆荚,号为“荚钱”。不同时期、来源、质量的货币同时流通于市场,折算困难,交易非常不便。武帝元狩五年(前118年),改铸五铢钱,使重如其文,同时严禁私人盗铸。元鼎四年(前113年),取消郡国铸钱的权力,五铢钱统一由朝廷铸造。各种旧币一律销毁,将铜料输至中央铸新币。新币铸造较精,选料严格,式样规范,重量、成色皆有保证,私人铸造难度较大且无利可图,故盗铸之风一时衰息,币制得以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稳定。此后五铢钱大量铸造并长期行用,流通于世700余年。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1) 据材料,概括汉武帝改铸五铢钱的原因。
(2)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武帝改铸五铢钱的影响。
【考点】
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材料分析题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武帝统治前期推行“有为而治”的指导思想,执行盐铁官营、均输平准的经济政策,对外穷兵黩武,导致统治后期民怨沸腾,被迫下轮台罪己诏。公元前87年,汉武帝病逝,命霍光、桑弘羊等人辅佐幼主昭帝。前81年,霍光召集全国各地选出的贤良文学人士进京商议罢黜盐、铁、酒等专营政策,盐铁会议召开。 在会议上,从民间来的贤良文学对盐铁官营等财政措施进行了全盘否定,并进而攻击汉武帝时期的内外政策;作为这些财政措施的经办人,桑弘羊坚决捍卫汉武帝的内外政策,就盐铁等政策的存废与贤良文学展开了激烈论辩。会议结束,朝廷仅罢去了郡国酒榷和关内铁官,其他各项政策仍维持不变,但经济上官营政策有了一定收缩,这场会议中的贤良文学人士普遍得到了重用。

——摘编自陈启喆《盐铁会议和西汉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的演变》

材料二   明洪武元年(1368年),统治了97年的元王朝被推翻,但残余势力仍旧盘踞北方,朝廷屯重兵于九边重镇,每年需要军粮250万石,给国家造成了较大的财政压力。 洪武三年,朱元璋采山西行省官员建议,令商人于大同仓交米1石,或于太原仓交米1石3斗,发给淮盐1小引(200斤)。 商人纳毕,就可以拿着发给的盐引前往指定的盐场领

取食盐售卖,此即所谓“开中法”。 同时规定,商人贩卖食盐,必须持有盐引,盐与引离,或伪造盐引,即以贩私论处,罪至死。 自此,民间贩盐事业迅速发展,据《明史·食货志》记载,洪武时期,全国产盐最多的两淮、两浙两个盐区,每年办大盐引(400斤)为 572 400 余引,约占全国盐引数的一半。

——摘自朱宗宙《明清时期盐业政策的演变与扬州盐商的兴衰》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汉盐铁会议争论的实质及带来的影响。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代开中法实施的背景及影响。
材料分析题 普通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古代重农抑商政策

材料一   汉高祖令:商人不准穿着丝葛绫锦衣物,不得操持兵器与骑马乘车。商人另立市籍,有市籍者及其家属不准占田,不许入仕做官(《汉书·高帝纪下》),从政治上将其打入贱民行列。经济上重征商人“租税以困辱之”(《史记·平准书》),如人口税,商人加倍,征收二算。商人或经商获利者,自报钱财货物,每二千钱征税一算,商人车辆,加倍征税,每辆二算;船只五丈以上,亦征一算。……凡隐瞒不报或自报不实者,戍边一年,没收钱财。置均输之官,笼天下之货,贵买贱卖,商贾无所牟其利,物价悉平,名曰“平准”。又实行盐铁专卖和手工业官营之制。

材料二   私营商业的发展历来都有两面性,积极的一面是促进市场经济,消极的一面是追求暴利,伤害民众。消极面常常会引起社会不稳定,因而为官府所忌。汉武帝因伐匈奴造成国库空虚,而富商大贾财产累计万金却不救国家之急,因此,汉武帝下令实行盐铁国家专卖制度。桑弘羊将其解释为“建本抑末”之举,实则是培养官商打击私商。隋唐时期同样推行“重农抑商”“崇本抑末”政策;宋元经济立法对盐、茶、酒、金、铜、铁等实行官营专卖禁榷制度,清王朝面对沿海日益兴起的对外贸易,将有限的海外贸易收归政府控制的广州十三行掌握,与海禁类似,清矿冶业被官府紧握,防止商人分利。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龚昌菊、庞昌伟《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表现、成因及启示》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重农抑商政策的表现。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我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进行解读。
材料分析题 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