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 晚清蚕茧、生丝产量单位:担
省份 | 鸦片战争前夕 | 1880年 | 1898年 | |||
蚕茧 | 生丝 | 蚕茧 | 生丝 | 蚕茧 | 生丝 | |
浙江 | 1026000 | 102600 | 825500 | 63500 | 1017000 | 78231 |
江苏 | 275200 | 21169 | 350000 | 26923 | ||
广东 | 50000 | 5000 | 576100 | 44315 | 717000 | 55154 |
四川 | 15000 | 1500 | 205800 | 15831 | 317000 | 24385 |
湖北 | 79100 | 6085 | 102000 | 7846 | ||
山东 | 24100 | 1854 | 45000 | 3462 | ||
安徽 | 10800 | 831 | 30000 | 2308 | ||
河南 | 100800 | 7754 | 142000 | 10923 | ||
湖南 | 6500 | 500 | 11250 | 865 | ||
其他 | 17100 | 1315 | 99000 | 7615 | ||
全国产量合计 | 1091000 | 109100 | 2121000 | 163154 | 2819000 | 216846 |
伴随着晚清蚕桑业的发展,中国各地蚕桑业的生产与交换发生了一些引人瞩目的变化。从“贸丝”到“卖茧”的变化,对中国农村社会和小农经济产生了巨大冲击。蚕桑生产最终经由机器丝厂的产品出口,感受到世界经济的脉动。这一时期江南地区广泛发生的“废禾植桑”的行为、珠三角地区“弃田筑塘,废稻树桑”的热潮,成为农民出于理性的选择。“奖劝蚕桑”的举措更为各地官员提振本地经济、改善本地民生的不二法门。各地蚕务局、农桑会、丝绸公会等组织的出现,表明官方和民间已经开始合作,对蚕桑业进行有意识的指导和有计划的管理,并赋予其近代内涵。
——摘编自王翔《晚清丝绸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