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晚清的仕途观
材料一 山西举人刘大鹏在《退想斋日记》(1913年3月27日)中写道:“自变乱以后,学堂之内禁读经书,只令学生读教科书,则圣贤之道将由是而泯焉,吾恐不久学界必更有一场大惨剧演出于世也。”
材料二 《时报》说:“盛矣哉!革千年沉痼之积弊,新薄海臣民之视听,驱天下人士使各奋其精神才力,咸出于有用之途,所以作人才而兴中国者,其在斯乎?”《万国公报》道:“中国政府近于改革之事颇有改观,而立废科举一节,取数百年来败坏中国及近日屡蹶屡起、根深蒂固之附属物,一旦拔废之,是真中国历史上之新纪元,而东方大局之转移在此矣。”
材料三 清末新政废除科举制度之后,士绅阶层赖以存在的制度基础不复存在。传统乡村社会依靠士绅实现自治的稳定结构被打破,与之同步的是国家政权下沉的努力,但是,自上而下的授权来源使得乡村社会被“土豪劣绅”充斥,最终导致政权的覆灭。
——岳铭青:《科举制废除、士绅阶层衰落与基层治理变迁》
1910年,梁启超写道“(科举)实我先民千年前之一大发明也,不可废除。”
材料四 清末新军第八镇及第二十一协军官的来源构成
类别 部别 | 国内学生 | 留学生 | 士人 | 行伍 | 总计 |
第九镇(驻江宁) | 340 | 15 | 272 | 87 | 714 |
第八镇(驻湖北) | 154 | 12 | 497 | 23 | 686 |
第二十一协(驻湖北) | 53 | 4 | 73 | 3 | 133 |
总计 | 547 | 31 | 842 | 113 | 1533 |
作为历史的观察者,试从不同视角评价科举制的废除,并谈谈面对时代变革,“刘大鹏”等读书人的出路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