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从隋唐到宋朝,历朝历代的君主在选拔人才、改革科举方面都有自己独到的措施。
朝代
国君
措施
隋
隋文帝、隋炀帝
废除前朝的选官制度,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创立科举制
唐
唐太宗
虚心纳谏,广纳贤才,增加科举考试科目。
宋
宋太祖
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度。
根据表格信息,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逻辑通顺)
材料一:唐代诗人赵嘏有诗云:“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有一次,唐太宗见到新科进士从金殿大门鱼贯而出,兴奋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意为掌握之中)矣。”
材料二:《英国大百科全书》中写道:“我们所知道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指科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材料三: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在《五权宪法·民权初步》中说:“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
(1)材料一中的“太宗”是指谁?“长策”指的是什么?
(2)“太宗”实施“长策”出于什么目的?
(3)材料二和材料三的主要观点有什么相同之处?
(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唐朝实行的“考试制度”产生了哪些历史影响?
错误:
改正:
唐高宗
唐宪宗
唐武宗
唐宣宗
唐懿宗
科举出身人数
1
13
29
15
23
21
占当朝宰相总人数比例
3.4%
31%
56%
80%
87%
81%
材料二:唐太宗统治时期,增加科举考试科目(以诗赋取士),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武则天统治时期,大力发展科举,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唐朝是中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当时的文人士子,以唱和吟诵诗歌为社会交往和抒发情怀的重要方式。唐诗题材丰富,风格多样,仅《全唐诗》辑录的诗歌就有近5万首。唐朝诗坛气象万千,名家辈出。
——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制度篇】
材料一:科举制度是封建时代所能采取的最公平的人才选拔形式,它扩展了封建国家引进人才的社会层面,吸收了大量出身中下层社会的人士进入统治阶级。特别是唐宋时期,科举制度之初,显示出生气勃勃的进步性,促使社会重视文化与教育,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一个黄金时代。
——摘编自刘海峰《中国科举文化》
【货币篇】
材料二:
北宋印造纸币的铜版拓片
宋代的纸币是世界历史上首次在一国国民经济中使用的纸币货币。……这对货物和服务的买卖来说,是一个明智的、高效的、有利可图的和方便的发明。
——[德]迪特·库恩《儒家统治的时代:宋的转型》
要求:①题目自拟,主题明确,观点合理;②有道德良知,弘扬正能量,符合主流价值观;③史实准确,史论结合,真情实感,条理清晰,合乎逻辑,语言流畅,尊重历史规律,富有历史特色和时代气息,字数不少于200字。
材料一
1688年是中法两国正式交往的开启之年。紫禁城和凡尔赛宫是17、18世纪中法两国交往的见证地。紫禁城中有大量直接从法国订购的玻璃制品,还有法国数学家白晋等为康熙皇帝学习数学而编译的满文版《几何原本》等书籍。凡尔赛宫有景德镇出品的印着法国王室标志的日常用具和大量来自中国的工艺品,诸多法国王室成员成为中国艺术品的收藏家。
摘编自戴逸《简明清史》等
材料二
1688年,白晋被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派遣来到北京,受到康熙皇帝的接见,并得到任用。1693年,康熙皇帝派白晋携带赠送给路易十四的珍贵书籍回法国,并延聘学者来华。1699年,白晋率领十名数学家返回北京,并带来路易十四回赠的名贵雕刻。白晋除了在紫禁城传授科学知识外,还将《易经》等中国哲学典籍介绍到法国。1730年,白晋卒于北京。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等
示例:
书名:春秋战国——社会大变革的时代
目录:第一章 社会动荡中的大变革
第二章 铁器时代的经济大发展
第三章 大变革时代的多元文化
【任务一 解读制度——汲取政治智慧】
解说词一 它是雅典通过一系列民主改革建立的制度, 它为公民创造了广泛的参政机会,推动了雅典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解说词二 它是中国隋朝时期创立的制度,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它通过考试选拔人才,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促进了…
【任务二 制作卡片——感受科技智慧】
【任务三 梳理历史年代尺———探索发展智慧】
材料一中的“在下有”指什么制度? 结合所学指出该制度僵化后的影响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太祖如何“制其钱谷”?
导游所说的“偏房”指的是哪一机构?这一机构设立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