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大一统”思想萌芽于春秋时期。老子在《道德经》中明确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是对万物源一、万物归一的最早阐述。孔子的思想中也孕育着“大一统”思想,虽没有明确提出“大一统”的概念,却彰显了维护周天子为“天下”核心的思想,将“政治权力”统一于天子,并实现“一匡天下”的疆域观是明确且强烈的。

继孔子之后,战国时期的诸多思想家多对“一”提出各自的见解。墨子提出“一同天下”的命题,指出天下归于一、归于统一、归于天子。如此,则天下治,天下安定。与墨子相似,孟子进一步提出了“定于一”的命题,就是天下统一则天下安定。此后,荀子再次阐述了天下一统:“一天下,财万物,长养人民,兼利天下,通达之属,莫不从服。”

——摘编自陈跃《论中国古代“大一统”内涵的发展演变》(《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22年第1期)

材料二   《汉书·董仲舒传》载其《举贤良对策》说:《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刘跃进《<春秋>:“大一统”观与秦汉时期的思想及创作》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大一统”思想的核心内容,并简析“大一统”思想萌生的时代背景。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汉代《春秋》“大一统”观对古代中国的影响。
【考点】
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百家争鸣的意义与影响;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材料分析题 普通
能力提升
换一批
1.

春秋战国

如表是某地某校的高中阶段测试题

春秋时期

战国时期

周室地位

诸国争王扬弃周室

国家体制

封君采邑

国君权力

世卿世禄旧制犹存

军队组织

军政合一贵族私属武士军队

土地制度

土地私有制确立

赋税形式

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

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

社会规范

以法为主

A.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B.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C.上无天子下无方伯               D.尊王以施霸政会盟

E.主要根据耕种面积课税        F.地域关系取代血缘关系   

G.官僚政治新集权国家形成     H.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贵族所有

L.将相分离常备军总动员体制     J.颁布成文法,刑罚开始向法制转变

(1)将恰当选项(字母)填置在相应空格中。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史学的产生期,逐步形成了重“事”、主“人”、审“美”、用“意”的中国古代史书叙事风格。

天生民而立之君,使司牧之,勿使失性。有君而为之贰,使师保之,勿使过度。是故天子有公,诸侯有卿……以相辅佐也。善则赏之,过则匡之,患则救之,失则革之。

——《左传·襄公十四年》

注《左传》是解释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春秋》的著作之一、以记事详细、议论精辟见长,相传作者为鲁国史官左丘明。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汉书·董仲舒传》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唐朝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定公十年》

“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

——《战国策·燕策一》

注:《战国策》作者并非一人,成书并非一时。全书共三十三卷,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它以战国时期策士的游说活动为中心,曾被斥之为“邪说”“离经叛道之书”。

——上述材料摘引自统编历史教科书

(2)分析这一时期史学发展的原因;为什么说《春秋》《战国策》共同构建了中国古代历史的叙事体系;
材料分析题 困难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先秦儒学是在特定的时代气候之下,植根于前代文化的丰厚土壤而成长起来的。它既承担着前代文化传统传承接续的历史使命,也必须回答当时社会所面临的实际问题。春秋时代剧烈变化着的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军事、伦理、文化等方面都向当时的思想家们提出了许多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这些问题大多是由于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之上以后,人群之间的社会关系、社会交往、社会组织日趋复杂化而引发出来的,而其核心问题是社会政治与伦理道德问题。这也是先秦儒学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

——摘编自徐克谦《先奏儒学及其现代阐释》

材料二   韩非子曾说:“世之显学,儒、墨也。”然而,实际情况却复杂得很。孔子为了宣传自己的学术理想,寄希望于周游列国,却以失败告终;孟子时代,则是“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秦始皇更是实行了“焚书坑儒”的决策。虽然,汉初儒学偶有机会露面,但很快就被道、法强势逼退,至汉武帝时,这一局面才逐渐被打破。公元前134年,董仲舒在武帝举贤良对策中崭露头角,并提出“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的主张,获得汉武帝的采纳,“五经”成为法定的经典。

——摘编自钱耕森《董仲舒:儒学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先秦儒学产生的背景。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先秦至汉代儒学地位的变化,并分析这一变化产生的原因。
材料分析题 普通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文教事业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变革而变革。受奴隶主贵族垄断的“学在官府”教育逐渐走向没落。流散在四方的王官为了养家糊口,只有出卖知识。而没落的贵族子弟、新涌出来的新兴地主分子和挣脱枷锁的自由民,又迫切需要学习文化知识。二者的结合加速了“学在四夷”格局的形成。此外,儒、墨、道、法等学派思想家为宣传学说,也纷纷聚徒讲学。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文教发展史上第一次质的飞跃,其重大意义不可低估。

——摘编自张传燧朱璋龙《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四次重大变革及其启示》

材料二   建元五年(公元前136年),武帝置《五经》博士,后又为“博士官置弟子五十人”,标志着太学教育的正式开始。此后西汉诸帝继续推行太学教育,至成帝末年,太学生员一度增加到三千人。因博士数量及博士弟子员数额有限,私授儒学的现象在汉代也是蔚然成风绝大多数的授业者都会被朝廷或地方官府延请聘用。此外,很多经学出身的官员退隐后,也会把教授儒学作为自己闲居生活的一部分。正如阎步克说:“汉代民间私学之地位并不低于太学。”

——摘编自孙立涛《汉代儒学教育模式与儒生成长之特点》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文教发展的特点,并简述其影响。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相较于春秋战国时期,汉代文教事业发展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其原因。
材料分析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