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一 英属印度总督寇松就任后,奉行“分而治之”的殖民政策。1904年颁布法案,规定殖民政权有权派警察监视学校。1905年,又公布关于分割孟加拉和建立以达卡为管理中心的“东孟加拉和阿萨姆省”法令。此外,还粗暴地蹂躏印度人民的民族感情,把印籍职员从机关中赶走。1905年8月7日,孟加拉的民族主义者在加尔各答举行抗激分割孟加拉的有一万五千余人参加的集会。会上通过抗议信和宣布抵制英货的决议,展开了反对寇松分割孟加拉法令和抵制英货的广泛宣传。这个运动迅速波及全印度,成为1905至1908年印度独立运动的起点。
——摘编自彭树智《1905至1908年印度的独立运动》
材料二 一战接近尾声时,希望通过支持英国取得战争胜利以换取其对印度自治地位承认的印度人民发现,“和平并没有带给我们救济和进步”。广大印度人民斗争的呼声高涨,甘地提出了适应当时斗争形势的非暴力不合作的斗争策略,主张在非暴力的原则下通过与政府的不合作“使政府瘫痪,迫使它实施正义”,把人们的民族意识与宗教观念紧密结合起来,将民族斗争上升到对人性真理追求的层面上。他认为对待邪恶要采取非暴力的手段,通过自我牺牲和爱的行为去感化或唤醒他们内在的善性,使其改邪归正。这使民众从自卑的心理中解脱出来,为印度的民族主义运动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这一策略受到广大人民的普遍欢迎。1920年国大党年会上,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策略得到确认。印度民族独立运动从此走上了非暴力斗争的道路。
——摘编自余涛《分析印度民族独立运动走“非暴力”斗争道路的原因》
材料三 1947年6月,蒙巴顿正式公布关于印度独立的“蒙巴顿方案”,主要内容是英属印度根据居民及其宗教信仰的不同,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别建立自治政府。1947年8月14日,巴基斯坦和印度相继宣告独立。分治使数万人死于教派冲突,上千万人离乡背井,沦为难民。根据居民成分划分印巴分界线的做法,使印度教徒占大多数的地区划归印度,穆斯林占大多数的地区划归巴基斯坦,不仅严重破坏了经济地域的统一,还埋下双方长期冲突的隐患。
——摘编自孙澄《论印巴分治的原因及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