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东汉末年以来,地方行政形成州、郡、县三级制,机构数目不断增加,疆域则日渐缩小。分裂时期各个割据政权侨置州郡,招引、安置流民,使地方行政单位愈为破碎支离。以致“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民少官多,十羊九牧”。隋文帝遂于开皇三年“罢天下诸郡”,把三级制变为州、县二级制。后又改州为郡,并省郡数,裁汰了部分冗官,全国共190郡,统1255县。

材料二  元灭南宋之后,版图辽阔,超出汉、唐。为管理这样广袤的疆土,元朝逐渐形成一套行省制度。因中央宰相机构为中书省,派高级官员外出镇遇地方,称“行中书省事”,简称行省。起初行省带有比较明显的中央派出机构色彩,至忽必烈后期已基本上转变为地方常设的最高行政机构,全国逐渐形成10个行省,皆“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中书)省为表里……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在邻近首都大都的河北、山西、山东等地区,不设行省,由中书省直辖,称为“腹里”。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等

(1) 根据材料一,概括隋文帝改革地方行政制度的举措,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这些举措的意义。
(2) 根据材料二,指出元朝行省的性质变化,并概括其主要职责。
(3)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隋朝和元朝地方制度建设给你的启示。
【考点】
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行省制度及其影响;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材料分析题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 行省制是元朝在政治制度方面留给后世的一份重要遗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行中书省,凡十一,秩从一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国初,有征伐之役,分任军民之事,皆称行省,未有定制。中统、至元间,始分立行中书省,因事设官,官不必备,皆以省官出领其事。其丞相,皆以宰执行某处省事系衔。其后嫌于外重,改为某处行中书省。

——[明]宋濂《元史·百官志七》

材料二 元代行省的划界原则,一改前代以山川形便为主的做法,明确以犬牙交错为主导,……腹里乃中书省的直辖区,地近京畿,位置重要。为了打破太行山之险,让腹里地跨太行山东西两侧,合并山东、山西,河北、蒙古等地。为了打破南岭之险,采取南北纵切的方法,让湖广行省越过南岭而有广西之地,又使江西行省跨过南岭而有广东之地。

——摘编自范红军《元代设行省如何加强了中央集权》

材料三 元朝史学家僕仆斯说,“镇以磐石宗,重以分省寄”,《元史·明宗纪》也称行省为“方面之寄”。合而论之,即在传统的郡县制基础上另加行省之类的高层督政组织于中央与路府州县之间,把行省当做分寄与集权的枢纽,既有所分寄,又立足于集权。

——摘编自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1) 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行省的主要职能,并概括行省在设置上的变化。
(2) 根据材料二指出,元朝行省划界的原则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意图。
(3) 现在的广东省大部分地盘在元朝时属于哪个行省?
(4) 综合以上材料,指出行省与中央政府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历史地位。
材料分析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