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7年5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通过的《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第4条规定:“凡居住在陕甘宁边区区域的人民,在选举之日,年满16岁的无论男女、宗教、民族、财产、文化的区别,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1939年的《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第8条规定:“在选举区域内,如有少数民族,除了适用第五条之规定外,其人数不足各级参议会选举法定人数五分之一者,参加区域选举;有法定人数五分之一以上者,单独进行该民族居民之选举,得选出正式议员一人。”第18条规定:“各抗日政党及职业团体,可提出候选名单,进行竞选活动,在不妨害选举秩序下,选举委员会不得加以干涉或阻止。”

——摘编自闫实《革命圣地,妇女行使选举权》

材料二

“男女都来到,会议开热闹,检讨工作真不少,全要转变好;边区要发展,选举要广泛,选举好人把事办,生活能改善……”

——据陕甘宁边区流传的《乡选歌》整理

材料三

“一张长长的桌子上,放着几只碗。众人之中,一位妇女正在弯着腰,小心地将手中的豆子投在第二个碗中,后面的人手握着豆子似乎是在等待……”

——据延安革命纪念馆“投豆选举”照片解说词整理

(1) 分别阐述材料一、二、三对研究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民主选举的价值。
(2) 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民主选举的影响。
(3) 除上述材料之外,研究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民主选举还可补充哪些类型的史料,请至少列出两种。
【考点】
抗日战争的敌后战场;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材料分析题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集会中的“抗战文化”

1944年夏,美国记者哈里森·福尔曼到达延安进行战地采访,写下了轰动中外的《红色中国报道》(此书后来被译为《北行漫记》)。文中对边区的一场集会有这样的描述:

吃了晚饭,我们就在月亮底下到一个圆形的戏场参加一个集会,一队兵士和他们的妻子将表演现代化的土风舞,展示他们在南泥湾的成就。布幕上挂着罗斯福、邱吉尔、斯大林和蒋介石的画像,布幕前面有一个乐队拿着稀奇混合的古今乐器奏着轻软和谐的音乐。那些跳舞的人则声音清晰而自信地唱着歌。

一个刚到边区来的游民出场了。他唱着,“我没有吃的东西,没有地,没有家庭。”这个游民从舞台上的一边望着一群抬锄耙的兵士出场。他们是刚从田里回来的。一个女人从另外一边出场。她说,“到我家里去,我烧饭给你们吃。”兵士们向她道谢,然而拒绝了。这女人赶忙说道:“我的邻居听见你们经过这里,我不请你们吃饭,他们看得起我吗?”兵士们却笑着说:“多谢多谢,可是我们自己有东西吃,我们不吃老百姓的东西。”

他们走出去,看见游民。“你是外乡人吗?吃过没有?要是没有吃过,来,跟我们去”。那游民露着惊愕的模样。“这就是八路军”,他说着就跟着他们走了。

——据福尔曼《北行漫记》

提取材料信息,谈谈你对“抗战文化”内涵的理解。

材料分析题 普通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以天下之大圣,行天下之大事”“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的天下精神;蕴含“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的民本精神;蕴含“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的大同理想。在艾思奇看来,“中国民族和它的优秀传统中本来早就有着马克思主义的种子”。

——摘编自张太原《从长时段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材料二:毛泽东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来到中国之所以发生这样大的作用……是因为同中国人民革命的实践发生了联系。”中国共产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以“三三制”为原则,建立了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保障了各个革命阶级的民主权益;根据地各类经济成分得到快速发展,为改善人民生活、坚持持久抗战提供了物质保障。抗战时期许多理论设计在新中国成立后依然被保留和贯彻下来,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宝贵财富。

——摘编自李云峰《<新民主主义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贡献》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相关事实阐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早就有着马克思主义的种子”。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抗战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作用。
材料分析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