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选填“机械闹钟”、“音叉”)
(2)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方案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
你认为最佳的方案是,你不选择另一种方案的理由是;
(3)如果采用方案B进行实验,得到的数据如表格所示:
材料
衣服
锡箔纸
泡沫
距离/m
1.2
0.8
0.5
则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
步骤1:先搜集各种材料,如衣服、报纸、平装书、塑料袋、袜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
步骤2:把声源放到鞋盒里,用衣服包裹鞋盒,然后逐渐远离盒子直到听不见声音,记下此时人离盒子的距离;
步骤3:换用不同材料包裹鞋盒,重复以上实验,得到如下表所示的数据。
报纸
平装书
塑料袋
袜子
听不见声音的实际距离/m
2.1
2.8
3.7
5.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搜集的材料中适合做声源的是;
(2)根据实验数据可知,待测材料中隔声性能最好的是;
(3)步骤3中换用不同材料包裹鞋盒,需要控制的条件是。
(1)实验思路:
①小东设计将这三种材料裁剪后贴在房间模型的内部,以下做法能达到最好隔音效果的是。
A.贴在“房间”的四面墙壁上
B.贴在“房间”的四面墙壁和地面上
C.贴在“房间”的四面墙壁、地面和顶面上
②为测试不同材料的隔音效果,还应使三种材料具有相同的。
③在比较不同材料的隔音效果时,声源的响度应(选填“随材料而变化”“保持不变”或“根据实验情形而改变”)。
(2)实验过程:
首先利用手机分贝测量仪检测出声源处的声音强度为80dB,然后在三个塑料盒内分别装好待测隔音材料,并将声源依次放入塑料盒并密封。最后在每个塑料盒外距离声源0.5m处,用手机检测声音的强度,结果记录于下表。
材料种类
聚酯纤维
鸡蛋棉
隔音海绵
声音强度/dB
30
65
44
(3)实验结论:隔音效果最好的材料是。
泡沫塑料
响度
较响
弱
距离/米
1.5
3
跨学科实践:研究不同材料的隔音性能,噪声是一种严重的环境污染。为了创造安静和谐的生活环境,人们常采取隔音的措施来防治噪声。小明所在的小组对隔音材料的选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对此展开了调查研究。
【任务一】寻找实验中的发声体
【任务二】思考实验注意事项
【任务三】实验方案设计及实施
小组同学设计了以下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A:站在距离鞋盒一定的距离处,比较所听到声音的响度。
方案B:一边听声音,一边后退,直到听不到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下面分别是根据方案A和方案B所设计的实验记录表格和实验中所记录的情况。
方案A:
检测材料
运动服
泡沫板
较弱
响
方案B:
4.2
【项目实施】1.材料选择
①选择鞋盒充当“房间”。
②选择闹钟作为噪声源。
③选用海绵、隔音石膏板、隔音窗帘布、棉花四种隔音材料。
①先将响铃的闹钟放入未做处理的鞋盒内,在距离鞋盒1m处摆放分贝测试仪测量噪声的强弱;
②将厚度的四种材料分别铺满鞋盒的每个面,在的距离处摆放分贝测试仪,得出数据并记录在下表中;
材料(厚度1cm)
分贝测试仪的示数
无
85dB
海绵
72dB
隔音石膏板
70dB
隔音窗帘布
78dB
棉花
80dB
由数据可知的隔音性能最好;
【展示交流】
小于同学发现和同组同学用相同规格闹钟、相同距离测出的数据不同,同组同学的测量数据如下表;
材料(厚度2cm)
68dB
76dB
根据数据分析出可能影响隔音材料的性能。小于同学在网上查找隔音房间设计时发现窗户常常采用双层玻璃,把双层玻璃中间抽成真空,这是因为。
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的距离处,比较所听到的声音的响度
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到听不见声音为止
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如下表所示。分析可得待测材料中隔音性能最好的是;
A方案
B方案
很响
距离
18m
10m
6m
B方案中,将比较声音响度的变化改为比较距离的变化,这里采用的思维方法是(选填“等效替代法”“比较法”或“转换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