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科举夙为外人诟病,学堂最为新政大端。一旦毅然决然舍其旧而新是谋,则风声所树,观听一倾,群(欧美国家)且刮目相看,推诚相与;而中国士子之留学外洋者,亦知进身之路,归重学堂一途,益将励志潜修,不为邪说浮言所惑,显收有用之才俊,隐戢(收敛)不虞之诡谋,所关甚宏,收效甚巨。且设立学堂者,并非专为储才,乃以开通民智为主,使人人获有普及之教育,且有普通之知能,上知效忠于国,下得自谋其生。

——袁世凯等《立停科举推广学校折》(1905年)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简要评价袁世凯等人设立“学堂”之建议。

【考点】
学堂选官与留学毕业生选官制度;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材料分析题 普通
能力提升
变式训练
拓展培优
换一批
1. 【清末教育改革】

材料一:随着1905年科举制度废除,新式学堂在中国如雨后春笋般大量兴起,大举进入乡村社会。在此过程中,由于新式学堂在教育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与私塾等迥然不同,乡村社会各阶层对这种初来乍到的新生事物产生疑虑,甚至对此采取抗拒、抵制的态度,出现破坏劫掠新式学堂的“毁学”行为。......毁学事件涉及商人、士绅、普通百姓、僧侣等当时社会中的不同阶层。江苏无锡、金匮县发生的“毁学”事件中,不满官府增加米厘用于办学的米业界向群众散发传单、制造不利于学堂的舆论,影响当地民众对学堂的态度。同年在四川广安州发生的毁学事件中,原本对寺庙土地被改建为学堂不满的当地刁绅借大旱之机造谣惑众、煽动百姓“毁学”。而对于参与毁学的百姓而言,他们或许听信当时存在的某些不利于新式学堂的言论......但更多的是表达反对官府收取杂如牛毛的捐税。正如1904年东方杂志第十期所指出的那样:“故按其原因,则知愚民之毁学,固非有意与学堂为难,实由平昔官府之敲扑过甚,故藉此而一泻其愤焉”。对官僚士绅抽收捐税等经济剥削的反抗贯穿清末民初中国乡村毁学风潮的始终。

-肖雪晨《传统与现代的冲突:清末明初中国乡村“毁学”风潮探究》

材料二:下表为1909~1910年“毁学”事件发生数目及地域分布一览表

年度

“毁学”事件发生数目(起)

合计(起)

华东地区

华中地区

华南地区

华北地区

西南地区

1909年

12起(浙江5起、江苏3起、安徽2起、江西1起、福建1起)

1起(湖北1起)

1起(广西1起)

3起(山西1起、直隶2起)

3起(四川3起)

20起

1910年

44起(浙江25起、江苏17起、山东1起、安徽1起)

5起(湖南3起、河南2起)

3起(广西1起、广东2起)

2起(直隶2起)

3起(云南2起、贵州1起)

57起

-肖雪晨《传统与现代的冲突:清末明初中国乡村“毁学”风潮探究》

(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清末“毁学”事件的背景。
(2) 综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毁学”事件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材料分析题 普通
2. 【清末教育改革】

材料一:随着1905年科举制度废除,新式学堂在中国如雨后春笋般大量兴起,大举进入乡村社会。在此过程中,由于新式学堂在教育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与私塾等迥然不同,乡村社会各阶层对这种初来乍到的新生事物产生疑虑,甚至对此采取抗拒、抵制的态度,出现破坏劫掠新式学堂的“毁学”行为。......毁学事件涉及商人、士绅、普通百姓、僧侣等当时社会中的不同阶层。江苏无锡、金匮县发生的“毁学”事件中,不满官府增加米厘用于办学的米业界向群众散发传单、制造不利于学堂的舆论,影响当地民众对学堂的态度。同年在四川广安州发生的毁学事件中,原本对寺庙土地被改建为学堂不满的当地刁绅借大旱之机造谣惑众、煽动百姓“毁学”。而对于参与毁学的百姓而言,他们或许听信当时存在的某些不利于新式学堂的言论......但更多的是表达反对官府收取杂如牛毛的捐税。正如1904年东方杂志第十期所指出的那样:“故按其原因,则知愚民之毁学,固非有意与学堂为难,实由平昔官府之敲扑过甚,故藉此而一泻其愤焉”。对官僚士绅抽收捐税等经济剥削的反抗贯穿清末民初中国乡村毁学风潮的始终。

-肖雪晨《传统与现代的冲突:清末明初中国乡村“毁学”风潮探究》

材料二:下表为1909~1910年“毁学”事件发生数目及地域分布一览表

年度

“毁学”事件发生数目(起)

合计(起)

华东地区

华中地区

华南地区

华北地区

西南地区

1909年

12起(浙江5起、江苏3起、安徽2起、江西1起、福建1起)

1起(湖北1起)

1起(广西1起)

3起(山西1起、直隶2起)

3起(四川3起)

20起

1910年

44起(浙江25起、江苏17起、山东1起、安徽1起)

5起(湖南3起、河南2起)

3起(广西1起、广东2起)

2起(直隶2起)

3起(云南2起、贵州1起)

57起

-肖雪晨《传统与现代的冲突:清末明初中国乡村“毁学”风潮探究》

(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清末“毁学”事件的背景。
(2) 综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毁学”事件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材料分析题 普通
3. 人才选拔关乎国家兴衰,历代统治者对此都极为重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科举考试分乡试、会试、殿试三级。其中乡试和会试各为三场,第一场考四书义三道,五经义四道;第二场考论一道,判五道,诏、造、表选一道;第三场考时务策五道。明清科举与宋元相比,最大的不同是八股取士。八股又叫制义,以宋儒注解的“四书五经”命题,如《四书》用朱子集注,《易》用程传,《书》用蔡氏传,《诗》用朱子集注,《春秋》用左氏、公羊、谷梁三传及胡安国传等等。作文要仿古人语气,替圣贤立言,采用特定的格式,分为破题、承题、起讲、提比、中比、后比各个部分。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1904年清政府举行了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次会试,下表列举了这次会试的部分考题。

第一场

中国政治史事论

1.“周朝内重外轻,秦魏外轻内重,各有得失”论。

9.“北宋结金以图燕,南宋助元以攻秦”论。

第二场

各国政治艺学策

1.泰西外交政策,往往借保全土地之名,而收利益之实。盍缕举近百年来历史,以证明其事策。

9.日本变法之初,聘用西人,而国以日强;埃及用外国人至千余员,遂失财政、裁判之权,而国以不振。试详言其得失利弊策。

9.美国禁止华工,久成苛例。今届十年期满,亟宜援引公法,驳正原约,以期保护侨民策。

第三场

“四书五经”义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义。

2“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义。

——摘编自韩策《科举改制与最后的进士》

(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明清科举考试的特点。
(2)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清末科举考题的新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3)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科举考试变化的认识。
材料分析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