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明清科举考试分乡试、会试、殿试三级。其中乡试和会试各为三场,第一场考四书义三道,五经义四道;第二场考论一道,判五道,诏、造、表选一道;第三场考时务策五道。明清科举与宋元相比,最大的不同是八股取士。八股又叫制义,以宋儒注解的“四书五经”命题,如《四书》用朱子集注,《易》用程传,《书》用蔡氏传,《诗》用朱子集注,《春秋》用左氏、公羊、谷梁三传及胡安国传等等。作文要仿古人语气,替圣贤立言,采用特定的格式,分为破题、承题、起讲、提比、中比、后比各个部分。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1904年清政府举行了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次会试,下表列举了这次会试的部分考题。
第一场 中国政治史事论 | 1.“周朝内重外轻,秦魏外轻内重,各有得失”论。 9.“北宋结金以图燕,南宋助元以攻秦”论。 |
第二场 各国政治艺学策 | 1.泰西外交政策,往往借保全土地之名,而收利益之实。盍缕举近百年来历史,以证明其事策。 9.日本变法之初,聘用西人,而国以日强;埃及用外国人至千余员,遂失财政、裁判之权,而国以不振。试详言其得失利弊策。 9.美国禁止华工,久成苛例。今届十年期满,亟宜援引公法,驳正原约,以期保护侨民策。 |
第三场 “四书五经”义 |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义。 2“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义。 |
——摘编自韩策《科举改制与最后的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