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万里长江第一桥

1954年2月6日,《人民日报》利发社论指出,祖国的大陆被滚滚的长江水隔断,南北交通在这里受到阻挡……1955年2月,组成了以茅以升为核心的技术委员会,还邀请对苏联桥梁专家组成一个28人的专家组,提供技术指导,9月1日,工程正式动工,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修建几乎动员了举国之力,当地的数十万干部群众,也纷纷到工地参加义务劳动。1957年1月15日,大桥正式通车。

材料二

港珠澳大桥

大桥全长55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中国科研人员攻克了大量技术难题,一系列新材料、新技术应运而生。新材料、大桥建成通车,恰逢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港澳是中国内地第一轮改革开放最近的“目的地”,首批的四个经济特区中三个都建在了大湾区,这里堪称中国改革开放真正拉开序幕的地方,大桥的建成,也是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决心展示。

(1) 材料一中的“桥”指的是什么?该“桥”能够建成通车主要得益于什么?
(2) 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你看到了新中国的哪些变化,请任选一个角度并加以说明。
(3) 综上以上探究,你认为不同的“桥”在新中国发展历程中有何相同作用。
【考点】
第一个五年计划;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材料分析题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3. 【第一个五年计划】

材料一  由于“一五”时期强调重工业中制造业的优先发展,制造业在重工业中的比重由1952年的41.9%上升到1957年的47. 4%。飞机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等新的工业部门建立起来。为了改善区域经济发展失衡与工业布局不合理,“一五”时期推动了内地制造业的快速发展,还进行了大规模的技术设备引进,派遣了大量的技术人员前往外国学习,既提高了制造业生产水平,也培养了中国的技术人才。

——摘编自郑有贵《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材料二 “一五”建设为中国工业化建设,为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打下了基础。我们在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个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41个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这个基础正是“一五”时期着手布局和奠定的。今天,当我国正在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并将制造业辐射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时,当个别霸权主义国家妄图阻挡我国工业化、信息化的前进步伐而显得力不从心、无可奈何时,我们不能不由衷地钦佩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革命家的高瞻远瞩、雄才大略。

——摘编自朱佳木《陈云与我国独立、完整工业体系基础的建立》

(1) 根据材料一,简述“一五”时期我国制造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五”计划对我国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