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材料二:从计划制定到计划实施,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再到每一个建设者,可以说是上下一条心,举全国之力,步调一致搞建设的。这一时期,我国工业建设和生产所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了旧中国的一百年。
——改编自王树思撰写的一篇文章
①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
②改革开放以来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
示意图名称是:.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材料二:到1957年底,各项经济建设指标,一般大幅度超额完成,特别是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喜报频传。
——林捷燕、杨近平《新中国“一五”计划的工业强国梦》
材料二 促成当时中国选择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一个更直接的原因,是朝鲜战争所导致的国家安全受到威胁,此后西方对中国的封锁禁运,也使建立独立工业体系的要求更迫切。
——武力、温锐《1949年以来中国工业化的“轻、重”之辨》
阅读材料回答:
材料一
万里长江第一桥
1954年2月6日,《人民日报》利发社论指出,祖国的大陆被滚滚的长江水隔断,南北交通在这里受到阻挡……1955年2月,组成了以茅以升为核心的技术委员会,还邀请对苏联桥梁专家组成一个28人的专家组,提供技术指导,9月1日,工程正式动工,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修建几乎动员了举国之力,当地的数十万干部群众,也纷纷到工地参加义务劳动。1957年1月15日,大桥正式通车。
材料二
港珠澳大桥
大桥全长55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中国科研人员攻克了大量技术难题,一系列新材料、新技术应运而生。新材料、大桥建成通车,恰逢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港澳是中国内地第一轮改革开放最近的“目的地”,首批的四个经济特区中三个都建在了大湾区,这里堪称中国改革开放真正拉开序幕的地方,大桥的建成,也是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决心展示。
项目
中国(1952年产量)
印度(1950年产量)
美国(1950年产量)
钢产量(人均)
2.37千克
4千克
538.3千克
发电量(人均)
2.76千瓦时
10.9千瓦时
2949千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