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返回首页
1. 炎炎夏日,暑热难耐。小雅同学买了一根冰棍,放在水壶里。一会儿,冰棍就消失了,同时水壶外面出现了很多水珠。关于上述过程中先后涉及的两个物态变化,以及对应的吸、放热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熔化吸热,液化放热
B.
汽化吸热,液化放热
C.
熔化吸热,汽化吸热
D.
熔化放热,汽化放热
【考点】
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 液化及液化放热;
【答案】
您现在
未登录
,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单选题
普通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变式训练
拓展培优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 青铜器是中国古代文明中的重要艺术品。在铸造青铜器的过程中,工匠们运用独特的技艺和智慧,将铜料加热化为铜液,注入模具,经过冷却便完成了青铜器的初步铸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铜料化为铜液需要放热
B.
铜料化为铜液是熔化
C.
铜液冷却成形需要吸热
D.
铜液冷却成形是凝华
单选题
容易
2. 公元前1650年,我国劳动人民就掌握了青铜器铸造技术。如图所示,用石杓舀出液态铜倒入陶范中冷却成固态青铜器,该过程属于( )
A.
凝华
B.
汽化
C.
液化
D.
凝固
单选题
容易
3. 图示为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该物质熔化过程持续了40min
B.
该物质是晶体,熔点为100℃
C.
在第35min,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D.
在第10min到第25min之间,物质温度不变,但要吸收热
单选题
容易
1. 我国第十四届冬季运动会(简称“十四冬”),于2024年2月17日至27日在内蒙古自治区举行,为了让运动会顺利举行,需要进行人工造雪。造雪机在工作时,不断将水吸入,并持续从前方将水喷出形成“白雾”,然后“白雾”变成“白雪”。如图所示,造雪机在造雪过程中,水发生的最主要物态变化是( )
A.
凝华
B.
凝固
C.
升华
D.
液化
单选题
普通
2. 2024年以来,云南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少,气温较常年偏高,水源枯竭旱情严重。节约用水,人人有责,关于水的物态变化知识,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
初春水面上未融化的冰层是升华形成的
B.
秋天小草上的露珠是凝固形成的
C.
夏天山林间的缕缕薄雾是液化形成的
D.
冬天枝头上的奇景雾凇是熔化形成的
单选题
普通
3. 盐溶液浓度与其凝固点关系如图所示。如果现气温为-12℃,则浓度为多少的盐溶液不可能发生凝固( )
盐溶液浓度
5%
10%
16%
20%
凝固点
-3℃
-6℃
-9℃
-16℃
A.
5%
B.
10%
C.
16%
D.
20%
单选题
普通
1. 炎热的夏天,吃一杯液氮冰淇淋降温是件快乐的事,制作时厨师把-196℃的液氮倒入液态奶油中,奶油会
(选填物态变化)定型,同时冰激凌周围会有大量“白气”,这些“白气”的主要成分是
。
填空题
普通
2. 2024年2月中下旬,安徽多地下了霰(xiàn),给居民生活造成不便。霰是高空中水蒸气遇冷先变成小水滴,再放热变成球形小冰粒,如图所示。在霰的形成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有
。
填空题
普通
3. 2024年4月25日20时59分发射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在夜幕的笼罩下,一团烈焰冲天而行,巨大的轰鸣声在耳边回响,举着神州十八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八运载火箭飞向那神秘的星河中。发射时通过压缩体积使氢气
成液态氢(填物态变化名称)作为火箭的燃料;飞船返回舱穿过大气层时,表面的金属材料
成液态(填物态变化名称),此过程要
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可以防止返回舱被烧蚀。
填空题
普通
1. 北京时间2024年10月30日凌晨4时27分,搭载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九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并与中国空间站组合体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浩瀚太空首次迎来中国“90后”访客。执行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乘组由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3名航天员组成。其中,航天员宋令东、航天员王浩泽为首次执行飞行任务的“90后”。 这次任务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第4次载人飞行任务,是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33次发射任务,也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543次飞行。
(1)
火箭中的燃料和氧化剂是液态的,它是通过既降低温度又
的方法使气体液化的;
(2)
火箭点火后,发射台附近产生了大量“白气”,这是台下导流槽内的水在高温火焰下发生物态变化,先
成水蒸气,然后
形成的;(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3)
小明查阅资料得知:当火箭的速度达到了7.9km/s时才可以脱离地球,由此可知,火箭上升过程中做
(选填“匀速直线”或“变速”)运动,火箭上升过程中神舟十三号飞船相对于火箭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4)
“神舟”载人飞船的返回舱,它的表面有层叫做“烧蚀层”的固态物质,当返回舱返回地球时,在通过大气层过程中,“烧蚀层”可以保护返回舱不因高温而烧毁。“烧蚀层”能起这种作用,主要是它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___。
A.
熔化和液化
B.
熔化和凝固
C.
液化和凝华
D.
熔化和汽化
填空题
普通
2. 生活中有许多有趣的热现象,请结合你对生活中的观察;完成下列内容:
(1)
进入冬天,学校的工作人员会把户外浇花的水管里的水都放掉,防止管里的水
(填物态变化名称),破坏水管;冬天载满人的公交车在户外长时间运行,车窗玻璃上常常附有小水珠,小水珠出现在车窗
(选填“内侧”“外侧”或“内外侧都有”)。
(2)
生活中点燃的煤气灶,火焰加热周围的空气,热空气密度
同体积的冷空气密度,由于地球
的作用,热空气受冷空气挤压,向上流动,形成冷热对流,火焰呈现向上升起的形态;神舟十六号航天员桂海潮在天宫空间站点燃的蜡烛,火焰加热周围的空气,由于处于微重力环境,无法形成对流,只能均匀扩散,形成了
火焰(选填“柱状”“球状”或“尖锥状”)。
(3)
将一杯热水倒入容器内的冷水中,冷水温度升高了
, 然后又向容器内倒入同样一杯热水,水温又上升了
, 不计热损失,则热水和冷水的温度差为
。
填空题
普通
3. 如图是关于水循环的示意图,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着,阳光晒暖了海洋,①
水变成水蒸气
升到空中,形成暖湿气流,暖湿气流遇到冷空气后,②
水蒸气凝成小水滴
, 大量小水滴悬浮在高空中,就形成云;小水滴相互聚集,就会凝结成大水滴下降成雨。冬天,③
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从而凝成微小的冰晶
, 聚集后就变成雪花飘落大地。这些天空的降水落到地面,一部分直接变成小溪,另一部分渗入地下,涌出地表后,变成股股清泉。许多小溪汇合,形成江河,又注入大海。
(1)
依据上述短文描述,总结出水在自然界中存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
;
(2)
依次写出上文划线部分物态变化的名称:①
、②
、③
;
(3)
“雪后寒”是因为雪
(填物态变化名称)时,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使得地面上方空气的温度降低,所以人们有雪后寒的感觉。
科普阅读题
普通
1.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有关节气的谚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惊蛰云不停,寒到五月中”,云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B.
“伏天三场雨,薄地长好麻”,雨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C.
“霜降有霜,米谷满仓”,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D.
“小寒冻土,大寒冻河”,河水结冰是熔化现象
单选题
容易
2. 谚语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十月打了霜,来年粮满仓”,如图甲,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B.
“大雾不过响,过响听雨响”,如图乙,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
C.
“草上露水凝,天气一定晴”,如图丙,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D.
“大雪河封住,冬至不行船”,如图丁,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
单选题
普通
3. 早在公元前1650年,我国劳动人民就掌握了青铜器铸造技术。用石杓舀出液态铜倒入陶范中冷却成固态,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液态铜倒入陶范冷却成青铜器是凝华现象
B.
液态铜冷却成固态的过程中质量变大
C.
工匠身上的汗水不断汽化,需要吸热
D.
刚用过的石杓放入水中出现的“白气”是水蒸气
单选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