礁石
艾青
一个浪,一个浪
无休止地扑过来
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
被打成碎沫,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
像刀砍过的一样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1954年7月25日
永恒的青春
泰戈尔
当我彷徨于我珍藏的瑰宝之间时,我感到自己像条蛀虫。
在黑暗中噬咬着滋生自己的果实。
我离开了这座糜烂的监狱。
我不想流连于腐败的沉静,因为我要去寻找我永恒的青春;
一切与我生命无关的,一切不似我笑声轻巧的,我都统统抛弃。
我在时间里奔跑穿梭,哦,我的心啊,行吟诗人在你的战车里舞蹈。
复活的土地(节选) 我爱这土地
艾青 艾青
就在此刻 假如我是一只鸟,
你——悲哀的诗人呀,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也应该拂去往日的忧郁,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让希望苏醒在你自己的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悲愤的河流,
久久负伤着的心里:
因为,我们的曾经死了的大地,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在明朗的天空下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已复活了! ——然后我死了
——苦难也已成为记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在它温热的胸膛里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重新漩流着的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将是战斗者的血液。
(1937年7月6日) (1938年11月17日)
煤的对话(节选)
你住在哪里?我住在万年的深山里
我住在万年的岩石里,你的年纪——
……
死?不,不,我还活着——请给我以火,给我以火!
1937年春
伞(节选)
早晨,我问伞:“你喜欢太阳晒,还是喜欢雨淋”
伞笑了,它说:……
“我想的是——雨天,不让大家衣服淋湿;
晴天,我是大家头上的云。”
1978年
阿泰:我很喜欢《伞》这首诗,它通过的形式,层层深入,卒章显志。伞本是生活里的平常物,可是在诗人的笔下却有了崇高的品格与精神。
周周:是啊,这种形式在《煤的对话》里也有运用。“煤”这个意象是的象征,它有超“万年”的历史,被深埋在地下,沉默着,心里有着“过深的怨愤”。这样的诗更能够体现艾青早年诗歌的风格,所以我更欣赏《煤的对话》。
冬天的池沼,
寂寞得像老人的心——
饱历了人世的辛酸的心;
枯干得像老人的眼——
被劳苦磨失了光辉的眼;
荒芜得像老人的发——
像霜草般稀疏而又灰白的发;
阴郁得像一个悲哀的老人——
佝偻在阴郁的天幕下的老人。
甲:艾青的诗歌经常借助“土地”和“太阳”这两个意象,来表达自己对祖国以及对大地母亲深沉的爱。这首诗虽然没有直接写土地,但诗中的“池沼”也可以代表土地。
乙:我赞同甲的意见。不管是“土地”还是“池沼”,都是祖国的象征。比喻和象征也是艾青常用的写作手法,这首诗就以老人的形象来比喻冬天池沼的形象,四组比喻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丙:我非常喜欢艾青的诗歌,对于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祖国的热爱是艾青作品中永远唱不尽的主题。艾青的诗歌永远是积极向上、充满热情的,在他的诗歌中找不到任何忧郁的色彩。
我认为不恰当的是,应改为
①初升的太阳/照在我们的头上/照在我们的久久地低垂着/不曾抬起过的头上
②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③我们呼吸着泥土与草混合着的香味/却也呼吸着来自远方的烟火的气息/我们蛰伏在战壕里/沉默而严肃地期待着一个命令
④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鱼与飞鸟的距离/一个在天,一个却深潜海底
树
一棵树,一棵树/彼此孤离地兀立着/风与空气/告诉着它们的距离
但是在泥土的覆盖下/它们的根伸长着/在看不见的深处/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
小州读了《艾青诗选》中的《树》,写了一段读书笔记,请你根据诗意把它补充完整。
初读诗歌《树》,觉得是一首写景状物诗,描写根须缠在一起、树干彼此独立的两棵树。再读诗歌发现:虽然从表面看,树与树之间没有联系,但“在泥土的覆盖下”,根须是纠缠在一起的,这就给我们启示:。第三遍读诗歌,我先了解了诗歌的背景:当时抗日战争正处于艰苦的相持阶段,尽管过去有外国人侮辱中华民族是“一盘散沙”,但作者意识到民族的觉醒已经到来。所以,我觉得这首诗歌的深刻主题应该是:。
角度
诗句
感情基调
秋之景
鸟下绿芜秦苑夕,①____。(许浑《咸阳城东楼》)
伤感凄婉
②____,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孤独忧愁
秋之情
秋之情③____,④____。(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豪放积极
欲说还休,⑤____。(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⑥____
虽然到处都一样贫穷、污秽、灰暗,但到处都一样的是我留恋。(艾青《秋晨》
⑦____
A.低沉悲痛 B.坚定热情
秋晨
凉爽的早晨
太阳刚升起来的早晨
可怜的乡村的早晨
一只白色眼圈的小鸟
站在低矮的房子的黑瓦上
像在想着什么似的
看着彩云满布的高空
秋天了
我来南方已一年了
此地没有热带的呼吸
看不见参天的椰子林
心里早已有难言的结郁
但今天,当我要离去时
我的心竟如此不安
——中国的乡村
虽然到处都一样贫穷、污秽、灰暗
但到处都一样的使我留恋
一九三九年九月在桂林乡间
创作阶段
代表诗作
主要意象
情感
30年代
成名期
“吹芦笛的诗人”
《①》
大堰河
怀念与感激
第二次高峰期
“太阳与火把的歌手”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②
悲悯与忧伤
70年代
新的创作井喷期“归来的歌者”
《③》
光
④
一个浪,一个浪 它的脸上和身上
无休止地扑过来 像刀砍过的一样
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被打成碎沫,散开…… 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A】
它以难 zhē掩的光芒
使生命呼吸
使高树繁枝向它舞蹈
使河流带着狂歌奔向它去
当它来时,我听见
冬蛰的虫蛹转动于地下
群众在旷场上高声说话
城市从远方
用电力与钢铁召唤它
(节选自《艾青诗选·太阳》
【B】
黑夜收敛起她那神秘的帷幔
群星倦了,一颗颗地散去……
黎明--这时间的新嫁娘啊
乘上有金色轮子的车辆
从天的那边到来……
我们的世界为了迎接她,
已在东方张挂了万丈的shǔ光…
(节选自《艾青诗选·吹号者》)
【C】
光给我们以智慧
光给我们以想象
光给我们以热情
创造出不朽的形象
(节选自《艾青诗选·光的赞歌》)
示例:分行让“门”字凸显出来,吸引读者凝视这个字,让读者产生种种联想,丰富了诗歌的意蕴。这道“门”仿佛一副枷锁,而“门”字中间的空白又像是广阔的天空,鸟儿在笼子里一定久久地注视过它,眼中满是向往与绝望。
鸟笼
非马
打开
鸟笼的
门
让鸟飞
走
把自由
还给
鸟
笼
(选自《初中语文读本》)
它以难遮掩的光芒
诗中的“它”指的是 , 本诗蕴涵着诗人艾青对的向往和追求。
小雨
杨万里
雨来细细复疏疏,纵不能多不肯无。
似妒诗人山入眼,千峰故隔一帘珠。
诗人写出了小雨的独特形态,并赋予它人的心思,请你化身小雨,用第一人称描述小雨的形态和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