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导学三在阅读课文《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时,小文和小明就两篇文章中括号内的补充说明文字展开了讨论,请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小文:读这篇文章时,我注意到作者将一些补充说明的文字放在了括号之中。这些文字看起来是可有可无的,为什么不删掉呢?

小明:并不是这样的。如“二氧化硅(即非常纯的沙子)”括号中的内容是对“二氧化硅”的解释,让普通读者也能明白,括号中的内容起到了①的作用。

小文:我发现这一处:“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对金刚石加热,从而把它恢复到原始碳的状态,但谁愿意这样做呢?”这一句的作用似乎又有所不同。

小明:是的。② 

小文:我明白了。“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这一处则有这样的作用:③  。

小明:是的。这些补充说明的文字化高深的科学概念为平易的介绍,化严密的科学论证为幽默诙谐的类比说明,表现了文章语言简明精练、逻辑性强、幽默风趣的特点。

【考点】
说明文语言分析;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填空题 普通
课时演练
换一批
2. 文言文阅读

古 镜
沈括

古人铸鉴①,鉴大则平,鉴小则凸。 鉴凹则照人面大,凸则照人面小。 小鉴不能全视人面,故令微凸,收人面令小,则鉴虽小而能全纳人面。此工之巧智,后人不能造。

世有透光鉴,鉴背有铭文,凡二十字,字极古,莫能读。以鉴承日光,则背文及二十字皆透在屋壁上,了了分明。人有其理,以谓铸时薄处先冷,唯背文上差③厚后冷,而铜缩多。文虽在背,而鉴面隐然有迹,所以于光中现。予观之,理诚如是。然余家有三鉴,又见他家所藏,皆是一样,文画铭字无纤异者,形制甚古。唯此鉴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皆莫能透。意古人别自有术。 

(节选自《梦溪笔谈》)

【注释】①鉴:铜镜。②差(chā):略微。

(1)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唯此鉴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皆莫能透

(2) 根据语境,帮同学完成下面文言实词积累表。

一词多义

夫俗子

平常

鉴凹则照人面大

词类活用

人有其理(名词作动词)

② 

(3) 透光镜有何神奇之处? 请从文中摘录相关描写,并将其翻译为现代汉语。
(4) 上海历史博物馆现存西汉时期的透光镜。下面是博物馆对透光镜原理的解析,你认为文中第二段的推测是否符合现代科学原理?请简要说明理由。

“透光”镜(Transparent Mirror)

“透光”镜是一种利用透光效应的特殊青铜镜。铜镜背面的花纹图案凹凸处由于厚薄不同,铸造时经凝固收缩而产生铸造应力,后经研磨又产生压应力,在复杂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物理性质上的弹性形变,使镜面产生了肉眼不易察觉的与镜背纹饰相对应的不同程度的凸起。这些凸起部位在镜面反射光线时,由于凸起程度不同,产生了对应于镜背图案的“明暗”透光效应,因为凝固收缩具有不确定性,且研磨难度高,并非所有古铜镜都能形成“透光”效果。在我馆馆藏的一万余面铜镜中,仅有四面为透光镜。

文言文阅读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