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通过调查发现,水泥生产过程中石灰石高温分解会生成两种氧化物,其中一种就是二氧化碳,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大气中CO2溶于水是自然界“碳循环”的重要环节。一位同学在实验室进行了模拟实验,如下图所示: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向充满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中注入约1/3体积的蒸馏水,拧紧瓶盖后振荡。
。
②继续向瓶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振荡
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查阅资料】相同条件下,阳光照射时,温室气体含量越高环境升温越快。
【进行实验】小组同学用塑料瓶A收集一瓶 , 再用相同的塑料瓶B收集一瓶空气,按下图连接装置(气密性良好)。标记塑料管内红墨水停留的位置,将装置移至室外,置于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
观察到红墨水处于标记位置的(填“左”或“右”)侧。
【得出结论】能增强温室效应。
如图是某饮料的配料表,小组同学对该饮料中逸出的气体进行了如下探究。
XX饮料
(清爽柠檬味)
配料:水、碳酸、白砂糖、柠檬酸、香料等
【提出问题】打开瓶盖,逸出的气体是什么?
【作出猜想】该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
【查阅资料】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柠檬酸是一种常见的酸。
【讨论交流】在讨论方案时,甲、乙、丙三位同学的观点如下表。
同学
实验方案
预测实验现象
结论
甲
将饮料瓶中逸出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观察到
瓶中逸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乙
将一支燃着的小木条放在打开的饮料瓶瓶口
观察到小木条熄灭
丙
取适量该无色饮料于试管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溶液
观察到溶液变成了红色
小组中的其他同学立即否定了乙同学的方案,原因是。
同学们认为丙同学的设计也不合理,理由是。
【得出结论】按甲同学的方案进行实验,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得出了该饮料中逸出的气体确实是二氧化碳。
【反思评价】
①写出甲同学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同学们经过讨论明白了该饮料中会逸出二氧化碳的原因是碳酸分解。
【行动方案】请补充下表。
低碳途径
低碳行动具体措施
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请举出一种具体做法(任写一条)。
促进二氧化碳的吸收
植树造林,利用绿色植物的作用吸收大气中的。
二氧化碳的转化和封存
用二氧化碳做原料合成一些化工产品。
项目之旅结束了,同学们决定立刻行动起来,助力“碳中和”目标早日实现!
【探究目的】二氧化碳溶于水是否与水反应
【探究思路】
【提出猜想】
猜想一:二氧化碳溶于水不与水反应;
猜想二:二氧化碳溶于水且与水反应。
【实验设计】用四朵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设计如下实验:
序号
实验设计
1
向第一朵纸花喷稀醋酸
2
向第二朵纸花喷水
3
?
4
将第四朵纸花喷水后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
“实验设计③”的具体内容是 。
【实验结论】猜想二成立,支持猜想二成立的实验现象是。
(1)判断物质间是否发生化学反应的根本依据是,观察到的可以作为判断依据的宏观实验现象有产生气泡、颜色改变或等。
(2)CO2溶于水无明显现象,(填“能”或“不能”)用观察的方法判断是否发生反应。
(3)“实验”的方法探究物质间是否反应的实验设计依据是:生成物和反应物的性质差异。
【提出猜想】猜想一:二氧化碳溶于水不与水反应;猜想二:。
(1)写出丽丽同学的具体操作内容。
(2)贺贺设计实验的目的是。
【进行实验】观察记录实验现象,进行实验探究。
【实验结论】猜想二成立,支持猜想二成立的实验现象是;猜想二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碳捕捉与封存”是我国的一项先进技术(如图所示)。
我国能源消耗的70%来自于煤炭,每秒有100吨煤在燃烧,年消耗量超过30亿吨。如果任由煤炭资源在诸多领域利用,将对大气、河流、土地产生污染,温室效应增强。为实现节能减排、绿色环保,我国政府举全国之力,积极倡导并大力发展新的绿色经济。比如:电厂中的煤在极高的温度下充分燃烧,会产生大量CO2 , 每年的排放量大约1600万吨,运用“碳捕捉与封存”技术,这些CO2将不会进入大气。被封存的CO2有许多用途,如用于食品保鲜、气体肥料、冷藏食物、物品灭火等,以此来消除资源的巨大浪费。我国正以超世界一流的目光发展经济,完善环保体制。
阅读文本,完成下列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