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圆形方孔半两铜钱

内蒙古赤峰、陕西临潼等地均有出土

衡器八斤铜权

陕西西安、咸阳等地均有出土

材料三:建元五年,汉武帝设置五经博士,诸子学官一时并罢;建元六年,“距黄老刑名百家之言,延及文学儒者教百人”;元朔五年,开办太学,培养儒家治术人才。

——摘编自《汉魏六朝时期的教育变革》

材料四:如图为轮台古城遗址,它位于今天的新疆轮台县境内,当地人称轮台城为“奎玉克协海尔”,大意是“灰烬中的城”。公元前60年,西汉正式在此设官、驻军、推行政令,治理西域“三十六国”,开始行使国家主权。

——摘编自央广网《丝路遗产》

(1) 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朝和汉朝在政治方面的重大举措。
(2) 材料二出土文物实证了秦始皇为巩固大一统采取了什么措施?
(3) 材料三与哪项措施有关?
(4) 材料四说明了什么?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的行政机构是什么?
(5) 根据上述材料,归纳秦汉时期的历史特征。
【考点】
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汉武帝的大一统; “焚书坑儒”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异同; 秦确立中央集权制;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材料分析题 困难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2. 秦汉文明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对中华文明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文字在各国自行发展变化。在秦灭六国之后,这种歧异不仅严重影响着各地区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也有碍于国家的政事、税收,而且还是导致分裂割据的严重隐患。秦始皇命李斯等主持统一文字的工作....规范化字体推行于全国。

——摘编自袁行需、严文明主编《中华文明史》(第二卷)

材料二

俞伟超先生曾经指出,从考古学发现来看,西汉初年各地都存在形态各异且独立发展的文化特质,这些文化特质直接继承自战国时代的六国文化。而到了武帝时期,各地文化开始趋同,逐渐形成一个整体,而六国文化基本消失,真正意义上的汉文化出现了。

——摘自李学勤、郭志坤《细讲中国历史丛书》

材料三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1) 根据材料一,指出秦朝为“规范化字体”所采取的政策,并概括此政策的作用。
(2) 根据材料二,指出西汉初年的“文化特质”,并结合史实说明“文化开始趋同”的原因。
(3) 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华文明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简要说明如何传承中华文化?
材料分析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