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棉花种植,最早出现在公元前5-4千年的印度河流域文明中。在棉花传入中国之前,中国只有可供充填枕褥的木棉,没有可以织布的棉花。一般认为棉花是从南北两路向中原传布的。南路最早出现棉花的地区是海南和澜沧江流域,之后传到闽、粤、川等地区;北路始于西北地区。宋元之际,棉花从南北两路传布到长江和黄河流域广大地区。到13世纪,北路棉花已传到陕西渭水流城。唐宋以后,人们越来越看出棉花作为絮衬和纺织原料的优越性。《农书》说棉花是“比之蚕,无采养之劳,有必收之效。免绩缉之功,得御寒之益,可谓不麻而布,不茧而絮”,“又兼代毡毯之用,以补衣褐之费”。元以后的历代统治者都极力征收棉花棉布,出版植棉技本书籍,劝民植棉。到了明代,棉花已超过丝、麻、毛,成为主要的纺织原料,“榨布寸土皆有”,“织机十室必有”。

——摘编自于峻极《棉花加工工业发展历史》等

材料二:从明中叶开始,位于江南三角洲低地地区的小农从事养蚕和制丝业,位于微高地地区的小农则从事棉花种植和棉织业。他们通过为该地区城市繁荣的纺织业(丝织业、棉织业)供给原料和中间产品,得以贴补家计中的不足部分。随着人口的骤增和无数中小城市的形成,江南三角洲地区开始出现严重的粮食短缺现象,不得不从外部输入稻米。从此江南将粮仓地位让给了新开发的湖广地区,自己则继续发展为商业和手工业(尤其是纺织业)的中心。

——摘编自吴金成《从社会变迁视角对明中期史的再认识》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历史上种植利用棉花的特点。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中叶江南三角洲地区粮食出现严重短缺的原因,并简析该地产业结构变化产生的影响。
【考点】
明清时期的农业的发展;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材料分析题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棉花种植,最早出现在公元前5-4千年的印度河流域文明中。在棉花传入中国之前,中国只有可供充填枕褥的木棉,没有可以织布的棉花。一般认为棉花是从南北两路向中原传布的。南路最早出现棉花的地区是海南和澜沧江流域,之后传到闽、粤、川等地区;北路始于西北地区。宋元之际,棉花从南北两路传布到长江和黄河流域广大地区。到13世纪,北路棉花已传到陕西渭水流城。唐宋以后,人们越来越看出棉花作为絮衬和纺织原料的优越性。《农书》说棉花是“比之蚕,无采养之劳,有必收之效。免绩缉之功,得御寒之益,可谓不麻而布,不茧而絮”,“又兼代毡毯之用,以补衣褐之费”。元以后的历代统治者都极力征收棉花棉布,出版植棉技本书籍,劝民植棉。到了明代,棉花已超过丝、麻、毛,成为主要的纺织原料,“榨布寸土皆有”,“织机十室必有”。

——摘编自于峻极《棉花加工工业发展历史》等

材料二  从明中叶开始,位于江南三角洲低地地区的小农从事养蚕和制丝业,位于微高地地区的小农则从事棉花种植和棉织业。他们通过为该地区城市繁荣的纺织业(丝织业、棉织业)供给原料和中间产品,得以贴补家计中的不足部分。随着人口的骤增和无数中小城市的形成,江南三角洲地区开始出现严重的粮食短缺现象,不得不从外部输入稻米。从此江南将粮仓地位让给了新开发的湖广地区,自己则继续发展为商业和手工业(尤其是纺织业)的中心。

——摘编自吴金成《从社会变迁视角对明中期史的再认识》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历史上种植利用棉花的特点。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中叶江南三角洲地区粮食出现严重短缺的原因,并简析该地产业结构变化产生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普通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至隋唐时期人均粮食占有量评测                                                                                                                   

朝代

粮食亩产水平(市井/市亩)

人均粮食占有量(市斤)

全国耕地面积(亿市亩)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所占比重(%)

春秋战国

91(全国)

614.8

2.3

94

秦汉

117(全国)

048.35

5.72

94

魏晋南北朝

22(北方)215(南方)

1167.7

3.85

90

隋唐

24(北方)328(南方)

1450.92

6.42

90

——摘编自卜风贤《传统农业时代荒灾风险和粮食安全评价》

材料二:明代北方两年三熟制已有规模。清代北方两年三熟制有了更大发展,直隶开辟的井灌园地“每亩可收麦三斗……棉花每亩可收七八十斤,其余不过种植高粱、黍、豆等项……计所获利息,井地与旱地实有三四倍之殊”。在北方,实行两年三熟制的土地比一年一熟制的土地可增产12%至32%。在南方实行一年两熟制和一年三熟制,推广种植双季稻。玉米、番薯等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乾隆时,番薯由南方推广到北方。在陕南、湘西、鄂西和赣南等地外地客民进入丘陵山区广泛种植玉米,这里成为新发展的农业地区。

——摘编自郭松义《明清时期的粮食生产与农民的生活水平》

(1) 根据材料一,指出春秋至隋唐粮食生产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粮食生产中所采取的措施及其意义。
材料分析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