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 1862 年设立京师同文馆开始,清政府在 30 余年的时间里,举办了外国语、军事、技术实业等类型的洋务学堂约 30 所,教学内容以“西文”、“西艺”为主,教学方法和形式均不同于传统封建学校。与此同时,清政府还组织实施了几次较大规模的留学教育计划,其中不少留学生成为清末民初活跃在诸多领域的风云人物。洋务教育将魏源等人“师夷长技”的思想付诸实践,使中国教育由以民族文化为中心的封闭型向与世界文化交流的开放型转变。

——摘编自孙培青《中国教育史》

材料二:从 1872 年到 1875 年,大清王朝先后派出 120 名官费留学生,踏上美国的土地。耶鲁大学校长波特致清廷的亲笔信中称:“贵国派遣的青年学生,各门学科都有极佳的成绩……他们的道德,也无不优美高尚,足以为贵国增光。他们虽然年少,却都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关系祖国荣誉,因此谨言慎行。”

——钱钢、胡劲草《大清留美幼童记》

材料三:20 世纪前后中国翻译书籍简表(部分)

时间翻译书籍类型书量和所占比例
20 世纪以前自然科学437 部,占 75.3%
 社会科学80 部,占 13.9%
20 世纪初自然科学164 部,占 19.6%
 社会科学327 部,占 60.9%

——据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整理

材料四:京师大学堂创办于晚清维新变法运动中,在酝酿筹办期间,广采他国,特别是日

本的教育制度,勾勒出近代中国的国家教育蓝图,并以政权力量推行各项教育措施。京师大学堂的创办,开启了中国近代大学之门,其开风气之先,树立了全国学堂之表率。

——陈滔娜、沈洁《京师大学堂开启中国近代大学之路探寻》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洋务运动时期中国学校教育改革的作用。
(2) 根据材料二,概括波特校长赞赏中国留学生的理由。
(3) 根据材料三,概括 20 世纪前后中国翻译书籍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变化的历史背景。
(4) 根据材料四,概括京师大学堂创办成功的主要原因。
(5) 综合上述材料,我们可以得出什么启示?
【考点】
洋务运动; 中国近代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材料分析题 困难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2.  纵观人类历史,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从落后中惊醒】

材料一

【于蒙昧中启蒙】

材料二 民国时期教材内容节选

教材

课文标题

课文或内容概要

《基本教科书常识》计志中(1931年)

《上海的信》

“外国军舰停在我国的河道里,是应该的吗?”

《设立图书馆意见书》

围绕教室图书馆的设置,同学们开展了激烈的民主讨论。

《小学初级学生用开明国语课本》叶绍钧、丰子恺(1932年)

《中华》

中华,中华,我们大众的家!高大的山岭连延南北,广阔的江河滚滚东下……中华,中华,我们爱护它!谁来犯它,我们抵抗他!

《运动会》《种痘》《谁洗得干净》

关于体育健康、医疗卫生的内容。

【在颠沛中坚守】

材料三 卢沟变后始南迁,三校联肩共八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这三所高校,为了保存知识火种,南下、西迁,辗转大半个中国,最后在云南昆明合并组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西南联大培养出了3882名学生,包括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8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72位院士,以及上百位名师巨匠。联合大学以其兼容并包之精神,转移社会一时之风气,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获民主堡垒之称号。

——整理自纪录片《西南联大》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中的措施属于哪一场救亡图存运动的内容。列举这一运动中推动中国教育近代化的措施。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时期的儿童教育注重哪些方面的培养。分析这些理念能够传播得益于当时中国在政治方面的什么突破。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校辗转迁徙的原因。概括西南联大为中国所做的贡献。
(4)  综合上述内容,谈谈教育对国家和民族的作用。
材料分析题 普通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洋务派创办的部分新式学堂(下表)

时间

学堂名称

时间

学堂名称

1862年

京师同文馆

1882年

上海电报学堂

1864年

广州同文馆

1885年

天津武备学堂(近代陆军学堂)

1866年

福州船政学堂(近代海军学校)

1887年

广东水陆师学堂

材料二 1902年共有近代学堂35787所,1912年增至82272所;学生则从1006743人增至2933387人。比较起来,这批人在数量上更多于八股取士类。新的士类在近代中国大批出现,体现了知识分子阶层的新陈代谢。随着他们的产生,同时出现了种种前所未有的职业,如记者、编辑、律师、医生和近代学堂的教师等。

材料三 在科举制下,读书士子的唯一出路是沿着“学而优则仕”的阶梯进入统治层,当学校代替了科举之后,他们的知识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新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逐渐成为他们所学的主要科目, 工业、 商业、 法政、 师范、 医学、 土木、 铁道、 测绘、 物理、 制药、 外语、 陆军、炮兵、警察、蚕业等等学科,都进入了他们的视野。于是,知识分子面前不再是仅仅一条仕途,而是有着多种职业可供选择,他们进入了工商、财会、医生、律师、新闻、出版、艺术等各社会职业阶层,分组成不同的集团与派别。

(1) 根据材料一,从分布地域或学堂类型中任选一个角度,概括洋务派创办的新式学堂的特点。
(2) 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初中国教育发生的新变化。
(3) 据材料三,概括科举制度废除后知识分子发生了什么变化? 
材料分析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