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舞是一种自成一派的舞蹈,主要是依据敦煌莫高窟可见的舞蹈形象(壁画、彩塑)编创出来的,大多以佛教中的人物为主体对象,是结合西域地区的文化特色所编创出来的。它不单单只是一个舞蹈那样简单,它包含了宗教文化还有我国古代当时当地的民族文化,是古代西部人们的真实生活写照。
莫高窟也叫“千佛洞”,这里到处都是令人震撼的神奇的壁画。那么,敦煌的壁画与敦煌舞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呢?原来,让这里静止的壁画舞动起来 , 再加入起承转合的音律,就形成了① 的敦煌舞。
在长达一千年的壁画艺术创造中,壁画上的舞姿不是② 的,它是随着历史的变迁而逐渐变化与发展的。总体来看,敦煌壁画舞姿前期受西域文化的影响较大。这一阶段,壁画舞姿的分类有天宫伎乐、菩萨、飞天、力士伎乐。天宫伎乐中有的吹奏笙笛,有的弹奏琵琶。菩萨中体态相同而手姿、臂姿则各有不同,显得栩栩如生。到了隋代,中原与西域的乐舞交流融合,起着③ 的作用。从唐代开始,经五代、宋至西夏,虽然每个时代的壁画都会随着历史的变迁在内容和形式方面都有所变化,但这一时期的壁画舞姿风格大致是统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