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材料:宋建立之初,县尉一般在文官人选中产生,文臣县尉遇到盗贼时多表现为怯懦,致使盗贼纵横,治安混乱。宋神宗意识到文臣县尉的缺陷,一改过去选拔县尉的制度,在重点地区开始起用使臣县尉,使臣又分大使臣和小使臣,均属于武官。尤其是注重在靠近边防地区的诸县,设武臣县尉,如沧州清池,莫州任丘。宋初,县尉的主要职责是缉捕盗贼、解决斗讼问题。熙宁年间,实行“保甲法”后,县尉又增加了一项新职能,即教阅保甲。经过教阅后,保甲的素质得到提高,犯罪势头有所遏制。熙宁四年( 1071年),县尉“旧请七贯、八贯、十贯,米麦两石者,并增至十二贯,米麦三石”。熙宁六年(1073年),神宗下诏:“改环州通远县尉为主簿,仍减弓手”,接着对开封、祥符两县县尉进行减员。熙宁年间的县尉制度改革对宋代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摘编自王钟杰《宋代县尉研究》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神宗县尉制度改革的主要措施。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神宗县尉制度改革的意义。
【考点】
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材料分析题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从宋代开始的保甲制度,建立了严密的治安网,按照《宋史·兵志·保甲》记载:“畿内之民,十家为一保,选主户有干力者一人为保长。五十家为一大保,选一人为大保长。十大保为一都保,选为众所服者为保正。”除了将所有的人户按照一定数额进行编排之外,更重要的是实行伍保法连坐制:“同保犯强盗,杀人、放火、强奸、略人、传习妖教、蛊毒,知而不告,依律伍保法。”如此则保内之人相互制约,互相监督。保甲制成为中央控制基层社会最主要的工具,但基本停留在税收和治安两个关键领域,其他诸如公益活动、社会救助、水利设施等地方公共事务,则主要依托基层社会力量来完成。

体制内外的官员与士绅亦长期在乡里民间践行着恢复“三代圣王之治”的乡治格局的尝试,北宋吕大钧创办《吕氏乡约》,形成了一个以道德修养为主要目标的理性化的基层自治组织。之后逐渐德润乡里、化民成俗,使蓝田民风日渐淳朴,甚至引导整个关中民风为之一变。南宋以后,朱熹亲自修改其条目撰成《增损吕氏乡约》。

——摘编自杨国安《古代基层社会如何治理》等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代基层治理的特点及原因。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古代基层治理的积极作用。
材料分析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