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意图一:欧亚文明的均势 示意图二:西方的兴起
(公元前 500 年—公元 1500 年) (1850—1950年)
——据麦克尼尔《西方的兴起:人类共同体史》
示意图三:主题( 年— 年)
参照示意图一、二,绘制示意图三,并加以说明。(要求:示意图三要反映1950年至21世纪初世界主要国家或地区之间的文明交流情况,至少绘制4个国家或地区,且自拟主题,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材料:二战后,第三世界的许多国家获得了政治独立,都在寻求工业化、现代化的道路。原有的一些古老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发展、成长为现在的强势文明。随着经济的进步,工业化的发展,还会有原来弱小的文明成长壮大,成为新的重要的文明。但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下的关税壁垒、贸易制裁、技术禁运、附带各种政治经济条件的技术转让等,都使经济上落后的国家无法接受西方先进文明中的许多成果。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材料:表2全球化的历史
古代
亚历山大大帝给古希腊城邦带去了帝国制度;汉武帝派遣以张骞为首的远征队开辟了丝绸之路。
中世纪
伊斯兰商人引领亚欧贸易;蒙古帝国的兴盛是马可·波罗成为畅销书作者的背景。蒙古和平时期的副产品——黑死病,引发全球化的倒退。奥斯曼帝国攻陷君士坦丁堡。欧洲开辟了到达亚洲和美洲的新航线。西班牙征服者通过武力从美洲原住民手中夺走波托西矿山。
重商主义时期
金融业发达的荷兰因期货和期权交易爆发了“郁金香泡沫”危机。对皮草的需求推动了俄罗斯的领土扩张。1851年,英国召开了史上首个世界博览会——万国博览会。
19世纪中后期
一度在经济上附属于英国的爱尔兰遭遇了“土豆饥荒”,一方面导致了大量人口死亡,另一方面引发了"新世界"移民潮。日本在美国的强迫下开放门户。在美国的西部垦荒时期,曾经漫步在大平原上的野牛惨遭灭种。印度沦为英国的殖民地。19世纪末,大型企业登场。
20世纪
由于两次世界大战和“大萧条”,全球化严重倒退。20世纪既是大众文化融合的时期,也是全球化进程推进的时期。
——摘编自【韩】宋炳建《图说世界经济史》
上表显示出全球化是各种动机作用的结果。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取导致全球化的任一"动机",并进行简要阐释。(要求:明确写出"动机","阐释"需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历史上的全球化与“逆全球化”
发展阶段
标志事件
第一轮全球化
最早有记录的全球化始于中国汉朝的“丝绸之路”。但国外主流文献把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作为第一轮全球化的开端。
第二轮全球化
发轫于18世纪60年代的第一次工业或技术革命把全球化推向高潮,并被看作为第二轮全球化的起点。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终结了第二轮全球化。
第三轮全球化
由美国主导延续至今的第三轮全球化,萌发于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
“逆全球化”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逆全球化”浪潮开始涌现。
——整理自万广华,朱美华《“逆全球化”:特征、起因与前瞻》
根据表格内容和所学知识,以全球化为话题展开论述,题目自拟,要求论证详实,线索清晰,条理清楚。
项目
金额(亿美元)
年增长率(%)
1990年
1999年
1986—1990年
1991—1995年
1996—1999年
跨国兼并
1506
7201
26.4
23.3
46.9
1986-1990年
1991-1995年
1996-1999年
由此可推知,跨国兼并( )
材料一 图1、图2分别是公元2世纪和19世纪中期洲际商业往来的基本路线。
材料二 18世纪最后30多年的大工业为资本原始积累提供了绝对的动力,社会分工、工厂制度,以及交通运输业的变革逐渐成为以大工业生产为基础的国家“夺取国外市场的武器”。生产国不仅有更多的外国消费品同本国产品交换,而且还有更多的外国原料、材料、半成品等作为生产资料进入本国工业,大工业在迫使本国产品销往世界市场的同时,也将世界产品带入本国生产,生产国急切希望占据世界市场倾销自己的商品。随着资本主义力量在20世纪末迎来全球性胜利,以华盛顿共识为代表的经济自由主义主张促成了全球经济的美国化,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分解一整合过程深入至世界经济、政治的方方面面。
——摘编自谢浩《分解、扩散与整合:从〈资本论〉看世界市场的形成》
材料一 英国关于印度的法案
法案名称
部分内容
东印度公司特许状(1600)
东印度公司为法人和政治实体,选举产生理事会和总督,可制定法律;依法在东印度地区获得土地、租金,享有自由、司法、特许经营和继承权等
东印度公司法案(1773)
提高孟加拉总督地位,统管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的业务,成立由4位英国委员组成的参事会进行辅佐;设独立于总督的最高法院,由英王任命英国人担任法官,批准总督颁布的法令
东印度公司法案(1784)
东印度公司的政治事务由英王任命的6人委员会监管,东印度公司负责商业经营;总督由公司董事会推荐,经英王许可后任命
印度政府法案
(1858)
东印度公司的权力、领地和财产等转归英王,英王为印度国王(后称皇帝);设印度事务部,由内阁中的印度事务大臣直接领导;英王任命印度总督,作为其直接代表统治印度
印度参事会法案(1861)
总督任命6~12人为总督参事会额外委员,其中非官方委员不低于6人;额外委员只能参加参事会立法会议,参与制定法律和法规
印度参事会法案(1892修订)
居住在印度的人均可任额外委员;经总督授权批准,立法会议讨论总督的年度财经报告、提出质询;不懂英语的委员可以请人代为发言,议案翻译成印度语言
(1919)
总督参事会6名成员中3名为印度人;立法会议从参事会中分出,设上下两院,下院145名议员中104名从居住在印度的人中选出,上院60名议员中33名由选举产生;议员可以对部分预算进行表决
印度独立法案
(1947)
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独立的自治领;废除英王印度皇帝称号,取消印度事务大臣办公室;英国法令在印、巴不再有效(注:1950年总督及总督办公室撤销,英王不再任印度国王)
材料二 二战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由解构走向重构的转折点——原来的殖民体系土崩瓦解,持续推进的民族独立浪潮与遍及全球的现代化浪潮相呼应,改画了世界政治地图——到90年代,185个联合国成员中,战后独立的国家占了多数,以这些国家为主体形成的“第三世界”成为国际政治领域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摘编自《世界通史第三编:现代文明的发展与选择——20世纪世界史》
材料一 2017年以来美国政府破坏经济全球化的重大事件(部分)
时间
重大事件
2017年
美国政府税改,鼓励美资的跨国公司将海外资金汇回国内,使得全球跨国投资规模下降
美国政府指责《巴黎协定》让美国背负不公平的经济代价,宣布退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
2018年
美国政府终止《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替代以《美国–墨西哥–加拿大协定》,加入了对美国有利的条款
——摘编自陈东《区域一体化演变趋势与我国中长期应对策略》
材料二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中国相继宣布成立丝路基金、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银行,大力发展面向东盟、中亚等地区的对外投资和发展计划。
——摘编自金玲《“一带一路”:中国的马歇尔计划?》
材料:在各个积极备战的民族国家之间,存在一种均势,在这种环境下,国家开始具有了三种维度:科学国家,目的在于利用科学、技术和发明为国家服务;战争国家,随时准备保卫该国的政治、经济和帝国的利益;社会国家,它专注于解决危险的阶级问题和确保国内稳定。国家的这三个面向并列发展:它们是同一种抱负的不同侧面,同一项事业的不同分支,从柏林到巴黎,从巴黎到伦敦,再从莫斯科到纽约,它们无处不在。
——据(印度)萨维帕里·戈帕尔等主编《人类文明史,第7卷:20世纪》
上述材料是学者对1914年至20世纪70年代国家发展“面向”的定义和阐释。据此,结合所学知识,提出世界近现代某一历史时期的国家发展面向,并进行简要阐释。(要求:提出不少于两个面向,且不得与材料中的三个面向重复,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