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返回首页
1. 杜氏肌营养不良(DMD)是由单基因突变引起的伴X隐性遗传病,男性中发病率约为1/4000.甲、乙家系中两患者的外祖父均表现正常,家系乙Ⅱ-2还患有红绿色盲。两家系部分成员DMD基因测序结果(显示部分序列,其他未显示序列均正常)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家系乙Ⅱ-2遗传其母亲的DMD致病基因
B.
若家系乙Ⅰ-1和Ⅰ-2再生育一个儿子,儿子患两种病的概率比患一种病的概率低
C.
不考虑其他突变,家系甲Ⅱ-2和家系乙Ⅱ-1婚后生出患DMD儿子的概率为1/8
D.
人群中女性DMD患者频率远低于男性,女性中携带者的频率约为1/4000
【考点】
伴性遗传; 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危害;
【答案】
您现在
未登录
,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多选题
困难
能力提升
变式训练
拓展培优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 如图是某单基因遗传病家族系谱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Ⅲ
1
和Ⅲ
3
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2/3
B.
若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Ⅲ
1
可能发生了染色体片段的缺失
C.
若致病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则Ⅱ
2
的Y染色体上一定含有致病基因
D.
若致病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则Ⅲ
4
的致病基因来自其祖母和外祖母
多选题
普通
2. 某单基因遗传病在男性人群中的患病率为1/100,下图为该遗传病的家系图。已知致病基因不位于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若1号携带致病基因的等位基因,则9号为患病女性的概率为1/2
B.
若6号携带致病基因,则9为患病男性的概率为1/4
C.
若2号携带致病基因,则7号与某正常男性婚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22
D.
若人群中无患该病的女性,则8号与某正常女性婚配,生出患该病孩子的概率为1/2
多选题
困难
3. 甲型血友病是由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导致的遗传病(H对h为显性)。图1中两个家系都有甲型血友病发病史,图1中Ⅲ
2
和Ⅲ
3
婚后生下了一个性染色体组成是XXY的非血友病儿子(Ⅳ
2
)。为探明Ⅳ
2
的病因,对该家系的第Ⅲ、Ⅳ代成员甲型血友病基因的特异片段进行了PCR扩增,并对其产物进行电泳,得到图2所示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Ⅲ
2
和Ⅲ
3
再生一个性染色体组成是XXY的孩子的概率是1/2
B.
根据图1可以推测Ⅱ
5
的基因型是X
H
X
h
C.
结合图1、图2结果不能确定Ⅳ
2
的基因型是唯一的
D.
H基因突变为h基因时可能发生了碱基对的缺失
多选题
普通
1.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又称蚕豆病。患者红细胞中缺乏G6PD,食用蚕豆后易发生急性溶血性贫血。有研究表明蚕豆病是一种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一对夫妇,男方患蚕豆病,女方正常(不携带致病基因),他们的女儿患病,但症状较轻,体内同时存在G6PD正常和G6PD缺乏的红细胞。下列关于蚕豆病的分析及推理正确的是( )
A.
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女患者的父亲一定患病
B.
女性患者的后代中,女儿都患病,儿子都正常
C.
该夫妇的女儿症状较轻,原因可能是其细胞中的一条X染色体会随机失活
D.
基因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蚕豆病主要是由饮食结构决定的
单选题
普通
2. 抗维生素D询楼病是一种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下图是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系谱图(图中深颜色表示患者)。不考虑突变的情况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特点是人群中男患者多于女患者
B.
正常情况下,Ⅱ一6的致病基因一定来自其外祖母
C.
若Ⅲ一4与正常女子婚配,儿子一定患病,女儿一定正常
D.
该家族中,表现正常的个体均不携带该致病基因
单选题
普通
3. 下图为某遗传病的家系图,已知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
对该家系分析正确的是( )
A.
此病为隐性遗传病
B.
Ⅲ1和Ⅲ4可能携带该致病基因
C.
Ⅱ3再生儿子必为患者
D.
Ⅱ7不会向后代传递该致病基因
单选题
普通
1. 鱼鳞病是以皮肤角化障碍为主的一类遗传病,常见的鱼鳞病类型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和伴X 连锁遗传等,分别由不同基因引起,并伴有不同症状,治疗方法也不一样。下图为某鱼鳞病患儿的系谱图,其双亲非近亲结婚。(注:标黑为鱼鳞病患者,箭头所指为该 患儿,//为再婚),请回答以下问题:
(1)
不同基因的突变均会引起鱼鳞病,说明基因突变具有
的特性,此现象表明基因与性状的 数量关系是
_。在家长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对患儿家庭行鱼鳞病相关基因检测,发现Ⅲ3不携带相关致病基因,该患儿家族鱼鳞病遗传方式为
,判断依据是
。
(2)
该鱼鳞病也称类固醇硫酸酯酶 (STS)缺乏症,由STS 基因突变或基因所在染色体片段缺失引起。若STS 基因所在的Xp22.31 区域在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时缺失,其变异类型是
,可对患儿及家庭成员外周血进行培养,采集50个
时期的细胞,进行染色体分析来确诊。在正常的角质中,STS 是一种微粒体酶,能将胆固醇硫酸盐分解为胆固醇和硫酸盐,这一过程对表皮细胞的粘合及正常脱落起重要作用,请分析该鱼鳞病 患者皮肤鳞屑形成的原因
。
(3)
该患儿还同时患有隐睾症,家系调查时发现,患儿哥哥、舅舅和表舅均有相似的隐睾和皮肤表现,由此推测该患者会同时患有隐睾症的原因可能是:
(回答出两点 即可)。通过
的手段,可以对遗传病进行检测和预防,以实现优生。
综合题
困难
2. 视网膜色素变性(RP)是一类视网膜功能退化的遗传病。目前已经发现有多达20个基因的100多个突变位点与RP有关。下图是两个单基因突变引起的RP患者的部分家系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有多达20个基因的100多个突变位点与RP有关,这体现了基因突变具有
的特点。
(2)
甲家族中RP的遗传方式为
;乙家族中RP的遗传方式最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得出此结论的依据是
。
(3)
已知位于X染色体上的RP2基因是导致RP的主要致病基因之一,为研究家系乙的患病原因是否与RP2基因有关,研究人员做了如下检测:在获得家系成员知情同意后,采集该家系成员的外周血,分别提取不同家族成员的基因组 DNA,以其作为模板,根据
设计引物进行 PCR扩增,对不同成员的PCR产物测序。测序结果如下。由此可初步判断,家系乙的RP发生
(是/否)与RP2基因突变有关。
(4)
传统的治疗不能阻止和逆转视网膜的损害。结合上述信息,请为乙家族提出一个基因治疗RP的新思路:
。
综合题
困难
3. 图是两个家庭遗传系谱图,其中甲病(显隐性基因分别是A、a)和乙病(显隐性基因分别是B、b)都为单基因遗传病。现获取与这两种遗传病相关的基因并进行电泳,家庭成员电泳检测结果如下表。
个体
1
2
3
4
条带1
—
—
—
条带2
—
—
条带3
—
—
—
—
条带4
—
—
—
注:每种条带对应一种基因,有某条带表示具有相关基因。
回答下列问题:
(1)
人类遗传病概念:
(2)
条带2和条带4分别表示
基因。
(3)
乙病遗传方式是
。
(4)
若对7号两种遗传病相关的基因获取并进行电泳,会出现
(答具体的条带)。若4号和7号婚配,则生出甲、乙两病皆患孩子的概率是
。
(5)
4号男孩经手术治疗后恢复了健康,若他成年后与人群中一位表型正常的女子结婚(未做过手术),他们的孩子有可能患乙病,理由是
。
综合题
困难
1. 杜氏肌营养不良(DMD)是由单基因突变引起的伴X隐性遗传病,男性中发病率约为1/4000.甲、乙家系中两患者的外祖父均表现正常,家系乙Ⅱ-2还患有红绿色盲。两家系部分成员DMD基因测序结果(显示部分序列,其他未显示序列均正常)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家系甲Ⅱ-1和家系乙Ⅱ-2分别遗传其母亲的DMD致病基因
B.
若家系乙Ⅰ-1和Ⅰ-2再生育一个儿子,儿子患两种病的概率比患一种病的概率低
C.
不考虑其他突变,家系甲Ⅱ-2和家系乙Ⅱ-1婚后生出患DMD儿子的概率为1/8
D.
人群中女性DMD患者频率远低于男性,女性中携带者的频率约为1/4000
多选题
困难
2. 甲型血友病(HA)是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A基因突变为a所致。下列关于HA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HA是一种伴性遗传病
B.
HA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
C.
X
A
X
a
个体不是HA患者
D.
男患者的女儿一定患HA
单选题
普通
3. 下图为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家系图,其中一种遗传病为伴性遗传。人群中乙病的发病率为1/256。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
和
的基因型不同
C.
若
与某正常男性结婚,所生正常孩子的概率为25/51
D.
若
和
再生一个孩子,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为1/17
单选题
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