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多元视角下的汉代风俗成因

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希,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果隋蠃蛤,不待贾而足,地势饶食,无饥馑之患,以故些窳偷生,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沂、泗水以北,宜五谷桑麻六畜,地小人众,数被水旱之害,民好畜藏,故秦、夏、梁、鲁好农而重民。

——据《史记·货殖列传》

材料二:

材料三:风俗大致包括两个部分,其核心内容是人们在对待外部环境以及交往中所呈现的普遍行为方式和精神世界,其外延部分则是构成这种行为方式和精神世界基础的自然与人文环境。

自然环境和经济结构是风俗形成的基础。汉代的区域风俗差异都与各自的自然和经济环境息息相关。人口因素是摇动风俗的一个杠杆。在人口密度较大地区,人口压力总是通过不同方式影响人们的生活习惯。统治集团也对风俗产生影响。汉统治者通常采用法律手段和道德教诲强制半强制地剪除与政治控制相矛盾的风俗;强制半强制地助长与政治控制相适应的风俗。

——摘编自彭卫、杨振红《转型与契合—解读秦汉风俗》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材料三的观点。

【考点】
宋元时期的经济重心南移;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材料分析题 容易
能力提升
变式训练
拓展培优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史前时期淮河流域的青莲岗文化与分布于黄河流域先后出现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基本形成各自独立的空间分布局面。西周时期,两次大规模分封诸侯,淮水上游出现诸侯国,但淮河中下游土著与部分东夷结合,组成被称为“淮夷”的文化人群,成为独立于西周之外的重要势力。春秋时期,中原政权在向南发展中逐渐将控制范围从黄河流域延伸至淮河。至魏晋以来,长江流域经济区的开发越过淮河流域,直接立足于南方亚热带的地理环境中。随着唐宋时期经济重心转向长江下游地区,淮河流域的边缘性地位最终形成,要么河淮相连,要么江淮并属,这里不仅没有成为任何一类政权都城所在,甚至连行政区划也不再保持流域的完整。

材料二:淮河下游地处平原,几乎没有可以依凭的天然屏障,在政治与军事上自然造成“南得淮则足以拒北,北得淮则南不可复保”的局面。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国古代南北军事交锋的必争之地由长江流域变为淮河流域。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韩茂莉《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中国古代淮河流域历史地位的变化。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试举例说明“南得淮则足以拒北,北得淮则南不可复保”。并分析淮河流域成为中国古代南北军事交锋“必争之地”的原因。
材料分析题 困难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宋防洪记载较多,除黄河下游大量修防外,海河水系和珠江水系也出现了堤防。将堤防按险要程度分为两类六等,冬春时备料修缮,调丁夫常达10万以上。宋代对黄河水文特征已有较多认识,将季节性涨水分为10期,根据经验可以预估汛水的到来。王安石提出新开浚手段,曾对黄、汴等河试行机械疏浚。有“铁龙爪扬泥车法”及“波川耙”等。北宋防洪议论很多,主张两河不能并行,迁城邑以避之,东西迁徙不要以人力干涉等,只能“因其所向宽立堤防,约拦水势,使不致大段漫流”等。北宋河防技术已有相当水平。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曾编河防书292卷,已失传。

——摘编自 毛振培、谭徐明《中国古代防洪工程技术史》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一直把防洪当作安民兴邦的大事。健全了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防汛组织机构,编制了各大江河流域综合规划、防洪规划和必要的补充修订规划。加固新建堤防海塘27余万千米,大中小型水库8.5万余座,大中型水闸3500多座,重点整治了河道,开辟行蓄洪区98处,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0.9万平方公里;建立了报汛站8600多个,水文自动测报系统200多处;运用计算机、气象卫星等高科技手段预报洪水。制定和颁布了《水法》《防洪法》《水土保持法》和《防汛条例》等法律法规。成功地抗御了长江1954年、松花江1957年、黄河1958年、海河1963年、淮河1991年、珠江1994年、长江1998年、松花江1998年等20多次大洪水,累计减少经济损失1.5万亿元以上。

——摘编自 程晓陶《新中国防洪体系建设70年》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河防治理的特点。
(2) 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与宋代相比,新中国洪水防治的不同之处,并简析其意义。
(3)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国家权力与灾害应对”的认识。
材料分析题 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