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平公问于师旷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秉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____________壮而好学,___________老而好学,__________。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选自《说苑·建本》)
【注释】①暮∶晚了,迟了。②秉烛:点烛。③戏∶戏弄。④昧行∶在黑暗中行走。
①如日中之光②如日出之阳③如秉烛之明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颔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垂亭午夜分,不见暖月。
至于夏水艇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宜,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同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节选自国道元《三峡》)
【乙】
二十六日,发大溪口,入圈塘峡。两壁对耸,上入霄汉,其平如刷成。仰视天如匹逐然。水已落,缺中平如油盎。过圣姥泉,凿石上一孵。人大呼于旁则泉出,屡呼则屡出。晚至蜀缀关,唐故婴州。与白帝城相连。 关西门正对滟滪堆,碎石积成,出水数十丈。土人云:“方夏秋水涨时,水又高于璀数十丈。”
【注释】①油血,油瓶。②解:裂鳍,③混凝堆; 在眼镜填口,是肛心突出的目标,
长堤水乡陆途
沈括
苏州至昆山县凡六十里,皆浅水无陆途,民颇病涉。久欲为长堤。但苏州皆泽国,无处求土。嘉佑中,人有献计,就水中以篷除、刍稿为墙,栽两行,相去三尺。去墙六丈,又为一墙,亦如此,漉水中淤泥实篦陈中,候干,即以水车沃去两墙之间旧水,墙间六丈皆土。留其半以为堤脚,掘其半为梁,取土以为堤。每三四里则为一桥,以通南北之水。不日堤成,至令为利。
【注释】陆途;地上的道路。病涉:苦于涉水行走。泽国:低洼积水之地。籩條:芦苇。漉:洶干。实:填塞。沃:排水。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战国】 《孟子·告子下》)
吾观史蝤①以不能进蘧伯玉②而退弥子瑕③ , 故有身后之谏;萧何且死,举曹参以自代。大臣之用心,固宜如此也。夫国以(因为)一人兴,以一人亡 , 贤者(贤能的人)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故必(一定)复(再)有贤者而后可以死。彼管仲者,何以死哉?
(【宋】苏洵《管仲论》)
【注释】①史蝤:蝤qiū。春秋时卫国大臣,以敢谏闻名。②蘧伯玉:蘧qú。春秋时卫国大臣。③弥子瑕:春秋时卫国将军。
①必先苦其心志 ②行拂乱其所为
③萧何且死 ④固宜如此也
①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②夫国以一人兴,以一人亡
【古诗赏析】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古文阅读】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选自《诫子书》)
【乙】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施惠无念,受恩莫忘。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节选自《朱子家训》)
①非学无以广才 ②宜未雨而绸缪
①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②施惠无念,受恩莫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选自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①者如彼,而卒莫消②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③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节选自苏轼《前赤壁赋》)
[注释]①盈虛:盈,指月圆;虚,指月缺。②消:消失。③造物者:自然界,原意指“天”。
例句:惟江上之清风
①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②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