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西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代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取材于贞观八年(634年)吐蕃首领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联姻的事件,图中描绘了唐太宗李世民接见吐蕃使臣禄东赞的情景。
![](http://tikupic.21cnjy.com/ct20241o/9c/40/9c40e50e4ef5a712a4bcdca49b2de4ce.png)
材料二 清朝初年,以“从俗从宜”为民族政策的基本方针,实行政教分离政策,继续采取“以蒙治藏”的方式,借助蒙古势力实施对西藏地方的管理。顺治十年,清政府册封五世达赖喇嘛,确立了达赖喇嘛“领天下释教”的宗教领袖地位。同时,又册封顾实汗(明末清初蒙古和硕特部首领),要求他“作联屏辅,辑乃封诉”。
雍正和乾隆时期,清政府逐渐改变管理策略,实行藏人治藏,并派遣驻藏大臣直接参与西藏地区的治理,驻藏大臣拥有直接上书皇帝的权利,甚至可以自行处理某些西藏事务。1751年,乾隆帝授予七世达赖喇嘛管理西藏行政事务的权力,建立起由“三俗一僧”组成的政教合一的噶厦政府,负责处理西藏日常政务,但重大事务及驿站紧要事件均需呈请达赖喇嘛并驻藏大臣酌定,涉外事务,唯有驻藏大臣有权办理。
清朝对于西藏的治理措施相对于元明而言,更为有效,除政治上的领导管辖外,也通过驻军、用兵、厚赐宗教军事首领、茶马贸易等措施,加强对西藏地区的军事和经济管理。
——摘编自张飞翔《清前期中央对西藏的治理方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