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思想文化的新旧更替,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表现,也显示了人类社会的风云变化。

材料一:“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论语·八佾》

材料二:在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新启蒙思潮首倡人文主义,也从此奠定了西方人文主义的基本传统。从词源说,Humanism(人文主义、人本主义或人道王义)源于拉丁语Hurmnitas(人文的),其基本精神在于强调尊重人,以人为中心,一切为了人的利益。它的批判矛头直接指向封建意识形态、等级制度和宗教神学。

——摘自《中西人文主义精神比较》

材料三:青年乎!其有以此自任者乎?若夫明其是非,以供决择,谨陈六义,幸平心察之。

一曰自主的而非奴隶的

二曰进步的而非保守的

三曰进取的而非退隐的

四曰世界的而非锁国的

五曰实利的而非虚文的

六曰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敬告青年》节选

材料四: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1) 材料一中的言论属于哪个学派的思想?战国时期,各个学派相互抨击又相互影响,历史上称为?
(2)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文艺复兴的先驱是谁?这场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3) 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陈独秀的《敬告青年》一文发表,吹响了哪一场运动的号角?这场运动标举的两大口号是什么?
(4)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文化自信的认识。
【考点】
新文化运动; 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成就; 孔子的贡献及评价; 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材料分析题 普通
能力提升
换一批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期之分裂。 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诸侯相侵伐也。”

——民国九年《申报》“时评”栏目

材料二:1916年,李大钊发表文章,大声疾呼:“民与君不两立,自由与专制不并存,是故君主生则国民死,专制活则自由亡。”……新文化运动仍以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为救国方案……中国先进分子对救国方案的探索,再一次走到了十字路口。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等资料

材料三:1918年李大钊部分革命活动。

李大钊接连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热情讴歌俄国十月革命。

毛泽东来到红楼,在李大钊的影响下,开始接触马克思列宁主义书籍,并且逐渐成为一名马克思主义者。

在北大红楼里,李大钊团聚了一些志趣相投的北大师生,建立了第一个研究马克思学说的团体。

在北大红楼里,李大钊和陈独秀等创办了《每周评论》。《每周评论》成为五四时期最具影响力的刊物之一。

——摘编自张珊珍《党史第一课——中国共产党成立全纪录》

材料四:钊自束发受书,即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之事业,实践其所信,励行其所知,为功为罪,所不暇计。今既被逮,惟有直言。倘因此而重获罪戾,则钊实当负其全责。

——李大钊《狱中自述》

(1)  材料二体现了新文化运动的哪一内容? 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简述以李大钊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探索救国方案的背景。
(2)  根据材料三,概括李大钊宣传新思想的方式。 
(3)  根据材料二、三归纳李大钊救国思想的变化。并指出导致李大钊思想变化的重大历史事件。
(4) 综合上述材料,简述李大钊的革命活动所产生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