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材料 中国古代具体学科科学家统计(汉代—明清)

具体

学科

天文学

数学

医学

农学(含博物学、本草学)

地理制图学

化学和炼丹术

物理学

工程水利、冶金等

人数

56

36

62

35

33

6

12

45

中国古代科学家的主体是知识分子,两千多年来,中国封建社会的学术传统一贯是重文轻理,重书本轻实践。科学技术及其有关知识,不是被视为三教九流、旁门左道,就是被视为雕虫小技、奇技淫巧,而为士大夫知识分子所不齿。自古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玩物”被认为是“丧志”,脱离实际是旧知识分子的通病。

——摘编自杜石然《中国古代科学家传记》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考点】
明清时期的科技成就;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材料分析题 普通
能力提升
变式训练
拓展培优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宋应星(1587—1666年),江西奉新人,明末清初时期杰出的农学家、博物学家。从少年时代起,宋应星就对当时被读书人视为“雕虫小技”“旁门左道”的各种物件的制作技艺感兴趣,喜欢探究和钻研、动手体验。

宋应星曾多次参加科考。在多年的赶考生涯中,宋应星有感于“士子埋首四书五经,饱食终日,却不知粮米如何而来;身着丝衣,却不解蚕丝如何饲育织造”。因此,他走遍了田野和村镇,遍访打谷场和手工作坊的各类匠人和艺人,造访了店铺、窑场、工地等,进行了大量的社会调查。

崇祯八年(1635年),宋应星出任江西分宜县教谕。在此安静做官的4年间,经过对农业和手工业生产长期的考察、记录与研究,广学博闻的宋应星收集了第一手的农学和博物学资料,写出了《天工开物》这样内容浩大的总结性的科技著作。

《天工开物》全书分三编,图文并茂地详细描述和记载了明朝中叶以前中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30多个门类的技术和经验,内容几乎包括了当时的全部的农业生产和手工业领域。这本书把与吃饭、穿衣有关的农业科技放在最前面,然后才是有关手工业各方面的科学技术,把珠玉之类的制造放在全书最后。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大约在清朝康熙五年(1666年),宋应星离世,享年80岁。

——摘编自徐鲁《宋应星与影响世界的“百科全书”(天工开物》

(1) 根据材料,概括《天工开物》内容的特点。
(2) 根据材料,围绕宋应星和《天工开物》,以“人·书·时代”为主题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自拟标题,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材料分析题 普通
3. 版权保护历来被认为是西方资本主义的舶来品,其实我国是版权保护发源地,春秋时期就产生了朦胧的版权保护思想,至宋代已经出现了印在书上的版权保护的声明。

材料一 宋代中国社会私有制占据了主导地位,这引起了人们私有观念的进一步深化。南宋中期,四川眉州人王称在他所写的《东都事略》130卷中反映了版权保护思想。其牌记曰:“眉山程舍人(当时著名的刻书家)刊行,已申上司,不许覆板。”对于翻版者要“追版劈毁,断罪施刑。”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我国最早的印在书上的版权保护文字。

——改编自冯翠银《中国古代版权保护历史演进》

材料二 1903年“版权”一词首次在中国出现,光绪皇帝仍以敕令的形式保护《九通分类·总纂》的印刷专有权,而不及于所有的印刷出版物。正如清末叶德辉所言:“可见时一二私家刻书,陈乞地方有司禁约书坊翻板,并非载在令甲(法律),人人之所必遵”。版权观念虽已存在,但并未为人们普遍地认可、接受。叶德辉便认为“此等括帖之书,本无关于功令。当时干人门下,不过意图垄断渔利,假官牒文字遂其罔利之私。”中国版权观念虽然产生久远,但直到1910清政府才在日本人的协助下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版权法《大清著作权律》。但它比西方第一部版权法《安娜法》晚了二百余年。

——改编自柳励和《中国古代版权保护略论》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版权意识发展的原因。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宋代到清末版权意识发展的特点及其原因。
材料分析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