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代在实践的消灾措施方面,限于旱灾的自然难控性,不比水灾、蝗灾通过人为手段能够起到较大的控制作用,因此从官方到民间整个国家面对旱灾时的应对能力也相对薄弱。干旱现象被认为是“旱魃为虐”,西汉初中期时人们对旱魃充满了畏惧,民间的驱魅方式更偏向于侧重寓意与祈吉的仪式性。从西汉中后期到东汉,旱灾的发生次数越来越多,程度也愈演愈烈,世人对旱魑的情感也由敬畏沦为厌恶憎恨,驱越方式也在请神离开的仪式之外,还运用阴阳五行学说,以水克火,选择直接溺毙旱魃。
——摘编自李昊《两汉旱灾与旱魃神话初探》
材料二 “理”的概念和格物穷理的态度推动了宋人对自然的认识,时人已经以东南季风的影响来解释江淮地区的伏旱天气。北宋时的邢昺有言:“四事之害,旱暵为甚”,所以宋朝政府对降水极为重视,不仅规定州县必须按旬上奏当地的降水及农业生产情况,而且有太史局、翰林天文院负责气象预报。南宋时的秦九韶还首创雨量和雪量之观测技术和计算方法,为防洪抗旱提供了较为准确的技术支持。但是中国古代士大夫了解科学知识不过是为了使人事的解释趋于合理,自然规律无法真正内嵌,这就导致灾害无法真正摆脱其与人事的直接感应,民众也多以君主或地方长官的“不职”行为去解释水旱灾害的成因。
——摘编自陈渊《灾害的文化反应:宋代禳灾活动研究》
材料三 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一场大旱突降大地,甘肃地裂日燥,荒野遍布,陕西“绝粜罢市”,木皮石面皆食尽,人口十亡八九。明廷不思救济,加派不已,“旧征未完,新饷已催,额内难缓,额外复急”;人民走投无路,“转向为盗”。明末农民大起义率先于此爆发,然后伴随着灾荒的蔓延而发展壮大于江河南北、长城内外。
——摘编自余同元《崇祯十七年》
材料四 天灾流行,何国蔑有。然事后而始图补救,何如事前而预切绸缪。今陈末议三条,请备详择。一曰开沟洫,平旷之区,可仿泰西风车之法。遇旱则掘深井,以风力汲水,灌溉田畴,工程既省,昼夜弗辍。次曰用水粪,余闻东洋农人暇时,均于村庄预备粪池。及农夫播种已毕,将水粪运往田间,潜滋土脉,此后天纵不雨,麦亦萌芽。次曰补种树,西人谓:成顷之田,四围须多种树。惟有树以吸水,则枝叶固茂,土脉愈润,虽值旱乾,犹不至于速槁。故古者井田之法,必于两旁种桑:一以养春蚕,一以卫五谷也。乃后人习而不察,罔知种树,徒事西畴。
——摘编自(清)郑观应《郑观应集·论治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