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返回首页
1. 用“ ×”表示“无”,“√”表示“有”。 下列关于乳酸发酵和酒精发酵过程中的物质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
A.
B.
C.
D.
【考点】
无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答案】
您现在
未登录
,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单选题
容易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变式训练
拓展培优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 某同学在网上购买了酸奶,发现一袋酸奶的包装袋明显胀大。最可能的原因是( )
A.
乳酸菌无氧呼吸产生大量CO
2
B.
酸奶中某些微生物代谢产生气体
C.
乳酸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
D.
酸奶中原有气体发生膨胀
单选题
容易
2. 下列关于肌肉细胞厌氧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人体骨骼肌细胞产生的乳酸可运至肝细胞再生成葡萄糖
B.
肌肉厌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大多数用于合成ATP
C.
肌肉细胞在缺氧条件下进行厌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和CO
2
D.
人体肌肉细胞厌氧呼吸产生的乳酸转变成葡萄糖不需要要消耗能量
单选题
容易
3. 人体在剧烈运动时,部分肌肉细胞会进行无氧呼吸,其产物是( )
A.
酒精
B.
乳酸
C.
CO
2
D.
O
2
单选题
容易
1. 植物可通过呼吸代谢途径的改变来适应缺氧环境。在无氧条件下,某种植物幼苗的根细胞经呼吸作用释放CO
2
的速率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在时间a之前,植物根细胞无CO
2
释放,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
B.
a~b时间内植物根细胞存在经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O
2
的过程
C.
每分子葡萄糖经无氧呼吸产生酒精时生成的ATP比产生乳酸时的多
D.
植物根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跨膜运输的过程不需要消耗ATP
单选题
普通
2. 水淹时,玉米根细胞由于较长时间进行无氧呼吸导致能量供应不足,使液泡膜上的H
+
转运减缓,引起细胞质基质内H
+
积累,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也使细胞质基质pH降低。pH降低至一定程度会引起细胞酸中毒。细胞可通过将无氧呼吸过程中的丙酮酸产乳酸途径转换为丙酮酸产酒精途径,延缓细胞酸中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正常玉米根细胞液泡内pH高于细胞质基质
B.
检测到水淹的玉米根有CO
2
的产生不能判断是否有酒精生成
C.
转换为丙酮酸产酒精途径时释放的ATP增多以缓解能量供应不足
D.
转换为丙酮酸产酒精途径时消耗的[H]增多以缓解酸中毒
单选题
普通
3. 人体骨骼肌细胞因疾跑缺氧而进行厌氧呼吸,产生的乳酸能通过血液运输至肝细胞,再生葡萄糖后,可运回骨骼肌细胞,称为Cori循环,部分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糖酵解过程中不需要ATP提供物质和能量
B.
疾跑时肝细胞通过厌氧呼吸为骨骼肌供能
C.
该循环耗能,但可保障机体克服暂时缺氧
D.
在骨骼肌细胞内乳酸不可能转化为丙酮酸
单选题
普通
1. 酵母菌在无氧呼吸的过程中无丙酮酸产生。
A.
正确
B.
错误
判断题
容易
2. 癌细胞进行无氧呼吸时丙酮酸转化为乳酸的过程会生成少量ATP。
A.
正确
B.
错误
判断题
容易
1. 下图表示某植物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示意图,其中字母表示相关的场所,数字序号表示相关的物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③代表的物质是
,图中的[H]产生于有氧呼吸第
阶段。
(2)
图中NADPH的中文名称是
,作用是
。
(3)
突然停止光照,B中C
3
的含量将会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4)
该植物的根细胞进行无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中能量的主要去向是
。
综合题
普通
2. 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兼性厌氧菌。下图是酵母菌细胞进行有氧呼吸过程的简图,A表示相关的气体分子。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第一阶段发生在
,A表示
;第二阶段发生在
,如果该阶段生成的A有8mol,那么第三阶段需要消耗B
mol。
(2)
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的产物为CO
2
和
,其中后者在酸性条件下能使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变成
。
(3)
将某种野生型酵母菌细胞的sqr基因敲除后得到突变型酵母菌细胞,其线粒体会出现碎片化现象,且数量减少。据此可知,无氧条件下,野生型酵母菌细胞与突变型酵母菌细胞产生的ATP量相同,原因是
。
实验探究题
容易
3. 12月8日,2024衡阳马拉松赛在衡阳市体育中心广场鸣枪开跑,2万名跑者参与本次赛事。马拉松是一项高负荷、大强度、长距离的竞技运动。改善运动肌利用氧的能力是马拉松项目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图1是人体运动强度与血液中乳酸含量及氧气消耗速率的关系。图2表示甲、乙两名运动员在不同运动强度下,摄氧量与血液中乳酸含量的变化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
人体骨骼肌细胞中产生乳酸的场所是
。
(2)
剧烈运动中,葡萄糖储存的能量经呼吸作用释放后的去向有
。a运动强度下人体细胞主要呼吸方式的反应方程式是
。
(3)
若运动强度为b时,乳酸含量与氧气消耗速率的物质的量的相对值比例为1:3,则此时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的量的比例为
。
(4)
据图2分析,运动员
(填“甲”或“乙”)更适合从事马拉松运动,理由是
。
(5)
比赛中沿途设有为运动员提供饮用水、饮料及其他用品的区域。运动员根据自己情况选择使用。从迅速提升能量供应的角度,应选用含
(填“脂肪”或“葡萄糖”)的饮品。
综合题
普通
1. 某同学将酵母菌接种在马铃薯培养液中进行实验,不可能得到的结果是( )
A.
该菌在有氧条件下能够繁殖
B.
该菌在无氧呼吸的过程中无丙酮酸产生
C.
该菌在无氧条件下能够产生乙醇
D.
该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产生CO
2
单选题
普通
2. 下列关于人体组织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血浆中的葡萄糖可以通过组织液进入骨骼肌细胞
B.
肝细胞呼吸代谢产生的CO
2
可以进入组织液中
C.
组织液中的O
2
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组织细胞中
D.
运动时,丙酮酸转化成乳酸的过程发生在组织液中
单选题
普通
3. 缺氧是指组织氧供应减少或不能充分利用氧,导致组织代谢、功能和形态结构异常变化的病理过程。动脉血氧分压与肺泡通气量(基本通气量为1)之间的关系如图。下列有关叙述
错误
的是( )
A.
动脉血氧分压从60mmHg降至20mmHg的过程中,肺泡通气量快速增加,以增加组织供氧
B.
生活在平原的人进入高原时,肺泡通气量快速增加,过度通气可使血液中CO
2
含量降低
C.
缺氧时,人体肌细胞可进行无氧呼吸产生能量
D.
缺氧时,机体内产生的乳酸与血液中的H
2
CO
3
发生反应,以维持血液pH的稳定
单选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