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山东大学是抗战前全国仅有的十所国立大学之一。1935年第二届共毕业93人:中国文学系30人,外国文学系19人,数学系11人,物理系10人,化学系13人,生物系10人。毕业生的首选职业是中学教员,愿意从事这项工作的共有55人,占毕业生总数的59%。中文系和外文系的学生大多选择做中学教员,少数则希望在行政、军事、银行或新闻业服务,还有3人希望服务于边疆的政治教育工作。数学系有9人希望担任中学教员或在行政机关工作。化学系有11人选择从事化学工业技术工作,有2人希望担任中学教员。物理和生物学系的学生则多数希望进入学术机关或者从事技术工作,只有少数愿意成为中学教员。
——摘编自王勇忠《民国时期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观》
材料二 一份人才招聘启事
1981年9月17日,深圳市蛇口工业区在《广州日报》登载了一份人才招聘启事。
为适应我区建设发展需要,经上级批准,拟在广州招收一批有志于企业管理的技术人才,进行企业管理、外贸业务和商业英语等知识的培训,为期一年。结业后,由我区统一分配到区内各企业工作、凡符合下述条件的职工均可报考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道德品质好,谈吐及待人接物坚持“五讲四美”。
(2)大专院校理工和财经专业毕业,有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
(3)具有初等英语基础。
(4)有一定的社会知识和中文水平。
(5)年龄在45岁以下,身体健康。
——据南兆旭《深圳记忆:1949—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