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912年的民国众议院议员选举法第四条效仿日本选举法,规定:选民资格为“一,年纳直接税二元以上者;二,有值五百元以上之不动产者”,但中国当时不存在所得税和营业税,所缴纳直接税的大多数是农民与地主,五百元不动产包含的田产、房产等是很多资产者所没有的。这一规定( )
A. 表明日式民主难以促成我国政治近代化 B. 造成中国近代化转型的外部动力不足 C. 反映出精英政治与大众民主间矛盾重重 D. 说明当时制度设计与中国国情相脱离
【考点】
民国时期的文官考试制度;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单选题 困难
拓展培优
换一批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考试制度,大体也沿袭唐代。唐代应考的有许多是门第子弟,到晚唐,大门第逐步堕落,应考的多数是寒窗苦读的穷书生。因循而至宋代,除却少数几个家庭外,门第传统全消失了。农村子弟,白屋书生,偏远的考童骤然中试,进入仕途。唐代考试,有公卷、通榜之制。据社会及政府先辈舆论来拔取知名之士,却不专凭考试之一日长短。宋代有糊名之制,所凭则真是考试成绩。又唐代考试在礼部,分发任用在吏部,礼部及第,未必即获任用。宋代则因经历五代长期黑暗,人不悦学,朝延刻意奖励文学,只要及第即得美仕。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孙中山认为考试权独立是中国古已有之的制度,实则不然,这个既没有继承传统也没有效仿西方的制度可以说是一个创举,它体现了推翻帝制以后,政治权力出现了制衡的特点。在考试内容方面,民国时期效仿西方,增加了与实际工作密切相关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类的科目,如根据1915年的《文官高等考试令》后所附的《文官考试第二试、第三试科目表》,文官高等考试共分为政治、经济、法律、文学、物理、数学、化学地质、机械、土木工程、建筑、医学、制药等23个专门学科,分科相当细致。1919年8月,公布《文官高等考试法》,将考试专科由23个增至33个,主要增加了政治经济、机织、染色、窑业、酿造、图业、商业等专科,又将第一试科目改为仅试国文道。民国时期的文官制度还效仿西方,试图通过考试任职实现政治与行政两分。

——摘编自徐萍《从进士科举到文官考试中国选官制度在民国时期的制度逻辑》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唐代相比宋代考试制度发生的变化,并指出其变化原因。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国文官制度的主要内容,并指出其确立的背景。
材料分析题 困难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自隋唐开创科举制后,官员选拔有了相对固定的途径。科举考试以儒家经典为主要内容,打破了门第限制,寒门子弟可凭借自身才学进入仕途。唐朝时期,科举科目多样,除明经、进士等常科外,还有不定期举行的制科,为朝廷选拔各类专业人才。对官员的考核包括政绩、品德等多方面,有相应的奖惩机制。宋朝在科举制上进一步发展,增加了殿试环节,由皇帝亲自考核,使科举选拔更加严格。同时,在官员管理方面,宋朝实行官、职、差遣分离,官员的实际权力通过差遣来体现,这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中央集权,但也造成了官僚机构的臃肿。明清时期,科举制逐渐僵化。明朝实行八股取士,规定了严格的文章格式和内容,考生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内进行写作,这严重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清朝延续八股取士制度,在官员选拔上更加注重对儒家经典的背诵和理解。在官员管理上,清朝建立了完善的监察体系,对官员的贪污、渎职等行为进行严格监督和惩处。到了近现代,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和国内政治形势的变化,中国开始探索新的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清末新政时期,尝试改革科举制度,如开设经济特科等新科目,选拔具有新思想和新知识的人才。民国时期,开始采用西方的文官制度,通过考试选拔行政人员,注重专业知识和能力。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一套以民主选举、考核、监督为主要内容的干部选拔与管理体系,选拔德才兼备、为人民服务的干部,推动国家建设和发展。

——据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关海庭《中国近现代政治发展史》等整理

(1) 根据材料,分别概括中国古代和近现代官员选拔与管理的主要特点。
(2) 根据材料,围绕中国古代至近现代官员选拔与管理,以“人才·制度·影响”为主题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自拟标题,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材料分析题 困难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隋唐时期诞生的科举制度,到宋代起了极大的变化,考试的内容从重诗赋到重经义,取消行卷制,实行弥封制。考试环节除了乡试、省试之外,又增加了殿试。考试时间从每年一次,变为三年一次,录取名额大幅度增加。录取后由不能直接做官到直接为官。进士由不分等到分若干等。又另外实行三舍法,并大量录取特奏名进士。实行别头试,不许做官人作状元,种种变化可谓纷繁复杂,在这诸多的变化中,录取取士数量的大幅度增加影响最为深远。

——摘编自李裕民《寻找唐宋科举制度变革的转折点》

材料二   南京国民政府考试院于1930年成立,下设考选委员会、铨叙部和秘书处、参事处。1933年公布的《修正考试法》规定:凡是候选人员,任命人员及依法领取证书的专门职业或技术人员,均应经过考试取得资格。不过,考试并不是国民政府选拔任用公务员的主要办法。在各级官署中,大量的公务员是通过私人推荐录用的,这些人多数与主管长官有着特殊的关系,对于他们的考核有名无实。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科举考试的特点,并分析宋代的科举考试给当时的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选官制度。
材料分析题 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