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儒、墨、道、法四家各自提出鲜明主张,可谓各有千秋且相互“争鸣”,儒家秉持积极入世之态度,而道家则力主出世。在对待民众欲望方面,四家亦有所“争”。法家与儒家、道家不同,并不主张寡欲或无欲,而是承认人的欲望,提出“设民所欲,以求其功”。韩非更是对儒家的“德政”和“仁政”予以批评。墨家同样对儒家的一些主张提出批评,成为孔子思想的反对者。道家则兼采儒、墨两家之长,同时又对其进行批评。
——摘编自张俊、苏莎《由“乱”而进于“平”,由“争”而趋于“鸣”—对“百家争鸣”的一点思考》
材料二 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博士淳于越反对当时实行的“郡县制”,要求根据古制,分封子弟。丞相李斯加以驳斥,并主张禁止百姓以古非今,以私学诽谤朝政,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下令焚烧(秦记)以外的列国史书,对不属于博士馆的私藏(诗)(书)等也要求限期交出并烧毁;有敢谈论(诗)(书)的处死,以古非今的灭族;禁止私学,以法为师。
——据司马迁《史记》等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