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儒、墨、道、法四家各自提出鲜明主张,可谓各有千秋且相互“争鸣”,儒家秉持积极入世之态度,而道家则力主出世。在对待民众欲望方面,四家亦有所“争”。法家与儒家、道家不同,并不主张寡欲或无欲,而是承认人的欲望,提出“设民所欲,以求其功”。韩非更是对儒家的“德政”和“仁政”予以批评。墨家同样对儒家的一些主张提出批评,成为孔子思想的反对者。道家则兼采儒、墨两家之长,同时又对其进行批评。

——摘编自张俊、苏莎《由“乱”而进于“平”,由“争”而趋于“鸣”—对“百家争鸣”的一点思考》

材料二   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博士淳于越反对当时实行的“郡县制”,要求根据古制,分封子弟。丞相李斯加以驳斥,并主张禁止百姓以古非今,以私学诽谤朝政,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下令焚烧(秦记)以外的列国史书,对不属于博士馆的私藏(诗)(书)等也要求限期交出并烧毁;有敢谈论(诗)(书)的处死,以古非今的灭族;禁止私学,以法为师。

——据司马迁《史记》等整理

(1) 根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领域呈现出的历史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角度说明该历史现象的成因。
(2) 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春秋战国时期至秦朝思想文化领域的重大转变,并分析这种转变的影响。
【考点】
秦朝的统一措施及其影响; 秦朝暴政的表现与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材料分析题 困难
能力提升
换一批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国时代,随着兼并不断,此前较小的国,这时多已灭亡;诸大国地益广,兵益多,进而互相吞并。而位处不同区域的华夏政权楚、燕、赵、秦等国与周边少数民族出现同源共祖的观念,为秦最终建立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打下根基。

——整理自吕思勉《吕思勉讲中国史》等

材料二   当经济社会生活的发展消解了贵族对血缘和宗法纽带的神秘感时,政治的危机就会出现……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普遍进行变法活动,以图加强国家力量,同时中央集权也发展起来……那种宗法血缘与政治关系互补型的国家形态——分封制已失去了存在的根据,必须对此进行改革,使之向纯粹的以地缘关系为基础的政治社会过渡。而郡县制正是顺应这种大趋势创造并选择的一种新的国家治理方法。

——摘引自王明德《论春秋战国时期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变》

材料三   “大一统”观念萌生于三代,丰富于春秋战国,至秦汉进一步系统化、理论化,“大一统”思想核心是疆土一统和以治权及法令制度为中心的政治一统,同时也涉及到思想一统和文化认同。

——摘编自张子侠《“大一统”思想的萌生及其发展》

材料四   汉兴之初,海内新定,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

——《汉书》卷十四

(1) 根据材料一,概括战国末期出现“统一”趋势的表现。
(2) 根据材料二,概括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政治转型的原因。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秦统一六国的历史意义。
(4) 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汉初年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
材料分析题 普通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诸侯国中,能够将新的治理体系很好贯彻执行的,往往会在新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我们可以对比一下秦、楚两国与晋国对县的不同政策及其对国家发展的影响。秦、楚设县,由国君委派官员管理;晋国设县,后来多用作赏赐卿大夫。经过春秋时期的发展,进入公元前5世纪时,秦、楚仍然为强国,而晋国则被国内的卿大夫势力所瓜分,经过国内的激烈斗争,最后分裂成韩、赵、魏三国。 

——摘编自李磊《真实的郡县制:并非秦朝首创?》

材料二:秦国法律规定,男子凡年满二十三岁至六十岁的,都必须服兵役,一生要服两次,一次守卫首都一年,称为“正卒”;一次戍守边疆一年,称为“戍卒”。此外,还要在本县、本郡服役一月,称为“更卒”。服兵役兼有徭役的性质。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始皇灭六国后,把六国富豪和强宗12万户迁至京城咸阳,一部分迁到巴蜀、南阳、三川和赵地,使他们脱离乡土,削弱其社会基础;或置于中央政权直接监视与控制之下,不至于形成反抗势力。与此同时,又下令收缴天下兵器,运到咸阳销毁,铸成12个各重千石的铜人,用这些方法防止百姓手执武器反抗和六国旧贵族起而造反。

(1)  根据材料一,指出秦、楚两国与晋国命运不同的主要原因。
(2)  根据材料二,说明秦始皇为维护国家统一所采取的措施。
(3)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秦朝制度创新的历史意义。
材料分析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