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共 12 题 ; 4人浏览 ; 五年级上学期
2024-03-28
一、基础知识。(共8题,共32分)
二、阅读理解。(共3题,共37分)
9.【阅读与鉴赏】

与好书交交朋友,听长辈说说往事,和同学做做调查,新年乐趣无限!

材料一:忆读书(节选)冰心

ㅤㅤ我自1980年到日本访问回来后,即因腿伤闭门不出,“行万里路”做不到了,“读万卷书”便是我唯一的消遣。我每天都会得到许多书刊,知道了许多事情,也认识了许多人物。同时,书看多了,我也会挑选、比较。比如说看了精彩的《西游记》就会丢下烦琐的《封神榜》,看了人物栩栩如生的《水浒传》就不会看索然无味的《荡寇志》。对于现代的文艺作品,那些写得朦朦胧胧的、堆砌了许多华丽词句的、无病而呻的文字,我一看就从脑中抹去。但是那些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哪怕只有几百上千字,也往往使我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材料二:关于读书(节选)莫言

ㅤㅤ①____。我家门槛上有一道光滑的豁口,就是我们三兄弟少时踩着门槛,借着挂在门框上那盏油灯的微弱光芒读书时踩出来的。那时我额前的头发永远是打着卷的,因为夜晚就着灯火读书,被燎了。

②读书的最好时期,当然是少年,那时心无旁骛,读得快也记得牢,但很可惜没有推荐书单。青年时期当然也是读书的好时光,但面对着浩如烟海的书,如何选择,也是一大难题。比较常见的说法是读名著和经典,这当然是对的,但也不妨做些另类的尝试,比如读一些很少有人读过的冷门书,甚至稀奇古怪的书,这对于从事文学创作的人,也许更有用处。我现在的读书质量和速度已经大不如前,但好在人生阅历不少,每日捧读不辍也是把书读厚了。 

③书如同暗夜里的一灯之火,总能带给我们些许温暖,还能引发熊熊烈火,照亮我们未曾去过的世界。

(1) 冰心对书籍有自己的感受和评价标准。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故事情节精彩但不烦琐的书才是好书。 B. 读万卷书能知道许多事情,认识许多人物。 C. 只要是带着真情实感的文章,虽然短小质朴也是好文章。 D. 现代文艺作品堆砌华丽辞藻,无病呻吟,不值得一读。
(2) 小鹿阅读了材料二,梳理了莫言的读书经历,请帮他补充完整。

(3) 读材料二第一自然段,横线处应该填哪句?( ) A. 我的读书生活起始于少年时期 B. 读书是童年乐事 C. 少年时我读书十分痴迷 D. 当时的读书条件十分艰苦
(4) 读下面的对话,选择正确的答案,并在横线处写上你的发现。

①两篇选文都在写读书,但内容要点各有不同,材料一主要写(广读书 读好书),材料二主要写(广读书 读好书)。

②选文二最后一段把书比喻成灯火,说明读书给人温暖,也给人

(5) 莫言认为除了读名著和经典,还可以读一些很少有人读过的冷门书,甚至稀奇古怪的书。你赞同他的观点吗?请选择,并说明理由。

(赞同 不赞同)这个观点。理由:

现代文阅读 未知 普通
10.阅读一。

土豆花开

ㅤㅤ①父亲在离家五里多的草垫子上,开垦出两亩多地,种上了土豆。

ㅤㅤ②一场雨过后,土豆花儿开了。起初,白的,紫的,还有淡红的,星星点点浮在土豆秧上。没几天,土豆花儿就开满了田地,远远地就能闻到它沁人的香。蹲在一朵紫色的花儿前,我眯起眼深深地嗅着。这花除了香还有些甜。轻风吹拂土豆花儿,倏忽间,整个土豆地波浪翻滚。(这句话是对土豆花的____态描写。这样写能突出____。)

ㅤㅤ③土豆花儿一开,地里的蝈蝈们就闹翻了天。我嗅着一阵浓似一阵的土豆花香,耳畔则是蝈蝈们一浪高过一浪的鸣唱声。听着嗅着,不知不觉,所有的土豆花儿都跑到了空中。而我,不知啥时候变成一朵土豆花儿,在空中不停地唱啊舞啊。哦,我做了一个梦,一个与土豆花开有关的梦。

④那时,土豆是艰苦年代的主要蔬菜。印象最深的是母亲炒的酸辣土豆丝。她切的土豆丝又细又均匀,出锅后土豆丝还不断。母亲还把土豆切成精致的小块,用金贵的豆油过一下,再加料加酱油进行溜炒。当一大盘土豆美味端到我面前时,天下所有的珍馐美馔都黯然失色…… ㅤㅤ

⑤又到了土豆花儿盛开的时节。行走街市上,心里揣着一块开满土豆花儿的田园。那里,不仅有我年少的记忆,还有父母领着我们度过的日子。

(1) 读第二、三自然段,土豆花开,“我”做了什么?请填写适当内容。

土豆花→土豆花→梦土豆花

(2) 读画线句子,并完成批注。
(3) 第三自然段对梦的细节描写是为了表达
(4) 读到第四自然段时,同学们进行了讨论。请帮忙完成。

甲:”珍馐美馔”这个词我不认识,但是“馐”“馔”都是“饣”旁,与食物有关,所以我推测这个词的意思是

乙:作者认为母亲炒的酸菜土豆丝令天下所有的珍馐美馔都黯然失色,是因为自家的土豆新鲜,母亲的厨艺高超,用料讲究。

丙:不仅如此,作者认为这菜好吃还因为

(5) 下列对选文结尾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说明道理,深化主题 B. 交代结果,意犹未尽 C. 照应题目,点明主题
现代文阅读 未知 普通
11.阅读二。

【材料一】过年(节选)

ㅤㅤ我清楚地记得,从除夕下午开始,母亲和姐姐们就一直在厨房忙碌着,有蒸馒头的,有炸东西的,有剁饺子馅儿的,还有剔骨煮肉的,总之是忙得不亦乐乎。最后是包饺子,全家人齐上阵,有揉面的,有擀面皮的,有包饺子的。

“开饭啦!”终于,母亲发出了命令,我如饿虎扑食般冲到饭桌旁。真是丰盛极了!红烧肉不油不腻,油炸丸子外酥里嫩,炒素菜脆中带甜……压轴饭当然是饺子了,这也是年夜饭的核心,多少人千里迢迢赶回家,就是为了这碗热乎乎的饺子。

晚饭后,一家人来到院子里,点燃长长的鞭炮,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不绝于耳,炫彩夺目的光亮在暗夜里格外醒目。孩子们蹦啊跳啊,有的捂着耳朵,有的半眯着眼,但每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像是绽开了一朵朵花。

正月初一,每个人都自觉地早早起床。早饭后就开始拜年,中年人三三两两走到街上,见面就是双手抱在胸前,互问“过年好”。小孩子们穿着新衣服,在人群里叽叽喳喳、钻来钻去。老年人守在家里,把火炉拢得旺旺的,桌上摆上瓜子、糖果等食物,等待晚辈来拜年,然后大家轮流围坐在火炉旁闲聊。

【材料二】

ㅤㅤ春节将至,“年味”话题总会成为人们讨论的焦点,因此,我们从“你看重哪些年味”和“哪些年味正淡出你的生活”两个方面对身边的人进行了调查

【材料三】

ㅤㅤ从农耕文明进入信息时代,社会基础变了、文化生态变了,节日习俗也随之变化。“年俗实践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正是年俗的边界不断扩展,才彰显出春节文化的延展性、包容性和它强大的生命力。”一位年俗专家说。大部分受访者表示仍保留着除夕夜吃团圆饭、看春晚、守岁的习俗。与此同时,近90%的受访者体验过新兴过年方式,其中,76.4%的人在线上收发红包、49.1%的人编辑语音视频等“云拜年”。23.2%的人跨越地域限制,快递邮寄礼物或年货。17.8%的人选择燃放电子烟花爆竹。2023年春节期间,来温州旅游的游客增长了85%。过年、拜年的形式变了,喜庆团圆的内涵却没变。

(1) 材料一中主要写了准备年夜饭、、夜晚放鞭炮、这四个场景。“准备年夜饭”这个场景写得很生动,让我们感受到
(2) 从以上三则材料推测小鹿的研究主题最有可能是( ) A. 春节的习俗 B. 年味的变与不变 C. 家乡的年味 D. 新兴的过年方式
(3) 根据以上材料,小鹿得出以下结论。请判断正误,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吃顿团圆饭”是人们最看重的“年味”,所以很多人除夕那天千里迢迢赶回家。

②有一半多的人认为一起看“春晚”体现年味,但它又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

③专家认为节日习俗和社会变化有关。社会进步,年味就会变淡。

④材料三用了多个数据说明越来越多的人体验新兴的过年、拜年形式。

(4) 阅读材料二的调查表,同学们觉得“放烟花爆竹”的数据有意思,于是对“禁燃烟花爆竹”展开讨论。大家有不同的观点:

①应该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②不该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③可以在指定时间、区域,有限制地燃放烟花爆竹

你支持哪个观点?请结合以上材料或者生活实际来说明理由。

我支持观点,理由:

现代文阅读 未知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