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4年9月13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中国退休制度经历了显著演变,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老龄化趋势。
1950年,政务院财经委员会发布了《关于退休人员处理办法的通知》,这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次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和规范退休制度,明确了养老金发放条件为工作满10年以上,年满55周岁。
1958年,国务院进一步规定男工人和职员年满60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女职员年满55周岁,可以退休。
1978年,国家又对退休年龄进行了调整,规定了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群众团体的工人和干部的退休年龄。
2001年,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养老保险政策逐渐放宽至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女性退休年龄调整为55周岁,男性为60周岁。
近年来,为了适应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中国开始考虑逐步延迟退休年龄。2024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按照自愿、弹性原则,稳妥有序推进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
这一系列的退休制度改革反映了中国保障老年人权益、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未来,中国将继续根据社会经济和人口结构的变化,对退休年龄政策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调整。
材料二 老人需要关爱,情感需要交流。工作的压力,生活的忙碌,距离的限制等使有些人无法“常回家看看”,电话、微信等成为情感沟通的主要方式。有人认为,新兴的传播方式更能表达情感、传承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