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是大豆的故乡,甲骨文就有关于大豆的记载。先秦时期,大豆栽培主要是在黄河中游地区,“豆饭”是人们的重要食物,《齐民要求》通过总结劳动人民长期的实践经验,认识到大豆对改良土壤的作用,主张大豆与其他作物轮种。唐宋时期的文献中都有朝廷调集大豆送至南方救灾,各种的记录,大豆的种植推广到江南及岭南……从古至今,各式各样的豆制品是中国人喜爱的食物,提供了人体所需的优质植物蛋白。

1765年,大豆引入北美,最初作为饲料成绿肥。19世纪60年代,豆腐在美国开始被视为健康食品。19世纪末,大豆根瘤的固氮功能被发现,在美国干旱地区推广种植,至1910年,美国已经拥有20多个大豆品种。1931年,福特公司从大豆中开发出人造蛋白纤维,大豆成为食品工业吗,轻工业及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1954年,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种植面积超过一亿亩。大豆在南北美洲都得到广泛种植,美洲的农田和中国人的餐桌发生了紧密联系。

——摘编自刘启振等《“一袋一路”视城下栽培大豆的起源和传播》等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历史上种植利用大豆的特点和作用。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大豆在美国广泛种植的原因。
(3)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物种交流的积极意义。
【考点】
中国石器时代的人类与文明; 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 明清时期的农业的发展; 明清时期的手工业的发展;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材料分析题 困难
能力提升
换一批
2. 历史文献记载缺失的内容,因考古发掘而变得丰满,那些通过出土遗迹和文物所还原的历史,改变了我们的认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海上丝绸之路”一词是20世纪60年代日本学者在探讨中国陶瓷的海上贸易线路时首先使用的,与中国古代外销陶瓷的发现与研究是密不可分的、与此同时,又有日本学者以中国商瓷在海外各地的流布情况为基础,将这条古代东西方之间的陶瓷贸易与交流的海上贸易线路,称为“陶瓷之路”,认为它连接了“中世纪东西两个世界”,是“东西文化交流的一座桥梁”。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海外交通史研究中,“海上丝绸之路”一词逐渐成为中外学术界广泛接受的概念,且一般将其作为“丝绸之路”概念在海上的延伸.

——孟原召《关于海上丝绸之路的几个问题》

材料二:“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是港口,纵观全球著名海港遗址,往往缺乏港口考古成果的强力支撑,而“海丝中遗”工作也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2021年,温州在建设城市主干道望江路下穿工程时,发现了朔门古港遗址,这一遗址是迄今国内外海上丝绸之路港口遗址最为重要的考古发现。温州地标江心屿双塔是我国乃至世界著名的古航标,分别建于唐代和宋代.古人建造如此宏伟的两座航标,正因为附近有繁华大港。而在南宋和元代,温州都曾设立外贸管理机构。遗址与江心屿双塔隔江呼应,遗址总面积达20万平方米,已发掘面积约5000平方米,主要发掘成果如下:

区域 发掘内容 亮点
东端水门头区 奉恩水城门以外,水门河沿岸两侧的各类遗迹群组成。 包括陡门、桥梁、堤岸、斜玻式码头、成片房址等,年代及
演变轨迹清晰。
中部邻江港口区 呈东西向条带状分布,为沉船、码头等遗迹分布区 两宋时期的突堤式码头。
发现2艘福船(福建造木帆船,适合远洋航行)。其中1号
宋代沉船残长12.4米、残宽4.1米,推测全长约20米。
地层中出土有大量瓷片,集中分布的瓷片堆积多呈条带状,形成于元代,其中九成以上为龙泉壳,基本无使用痕迹。
西端南侧瓮城区 早、晚两期瓮城基址及砖、石道路等遗迹。 宋元时期瓮城城墙平面呈圆弧形,明清时期改为方形。

——据国家文物局“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专栏编写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用一句话概括“海上丝绸之路”一词的含义,并简述这一词的使用与中国陶瓷之间的关系。
(2) 根据材料二,寻找相关信息,佐证温州港是海上丝绸之路上重要的“繁华大港”。结合所学,简述考古发掘的价值。
材料分析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