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为帮助网友领略雁荡之美,小组准备定制一份攻略,请你参与。

【甲】大龙湫瀑布

[宋]徐照

飞下数千尽,全然无定形。

电横天日射,龙出石云腥。

壮势春曾看,寒声佛共听。

昔人云此水,洗目最能灵。

【乙】游雁宕山日记  [明]徐霞客

入觅水帘谷,乃两崖相夹,水从崖顶飘下也。出谷五里,至灵岩寺。壁四合,摩天劈地。曲折而入,如另辟一寰界。寺居其中,南向,背为屏霞嶂。嶂顶齐而色紫,高数百丈,阔亦称之……两峰南坳,轰然下泻者,小龙湫也。隔龙湫与独秀相对者,玉女峰也。顶有春花,宛然插髻。    ——(节选自《徐霞客游记》)

【丙】游雁荡山记  
【清】方苞

前此所见,如皖桐之浮山、金陵之摄山、临安之飞来峰,其崖洞非不秀美也,而愚僧多凿为仙佛之貌相,俗士自镌名字及其诗辞,如疮痏蹷然而入人目。而兹山独完其太古之容色以至于今,盖壁立千仞,不可攀援,又所处僻远,富贵有力者无因而 , 即至亦不能久留,构架鸠工以自标揭 , 所以终不辱于愚僧俗士之剥凿也。              

 ——(节选自《方望溪先生全集》)

【注释】①寰:广阔。②浮山:与后文的“摄山”“飞来峰”,皆为当地名山。③如疮痏蹷然:像伤疤一样让人触目惊心。④兹山:这山,指雁荡山。⑤太古:远古。⑥鸠工:聚集工匠。⑦标揭:标榜扬名。

(1) 【读懂文意】

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壁四合                 
富贵有力者无因而 

(2) 【路线攻略】

请结合上述资料,完善下列景点路线攻略图。

[路线攻略图]

①请根据乙文,补全上述路线图。

②请仿照示例,任选下列一处景点,结合加点字,撰写推荐语。

示例】:小龙湫:两峰南坳,轰然者,小龙湫也。
推荐语】:小龙湫两峰之间的凹陷处,源源不断的水流倾泻而下,如一条巨龙在山间咆哮。当你置身其间,瀑布轰然而至,声响震天撼地,会让你真切地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和壮美。

【备选景点】:
A.水帘谷:入觅水帘谷,乃两崖相 , 水从崖顶下也。
B.玉女峰:顶有春花,宛然插髻

③路线攻略中的大龙湫景点缺配图。依据甲诗,由下图中选择其一,从景点特点游人感受两个角度说明理由。

图一图二
(3) 【赏景攻略】跟随古人赏景脚步,探寻赏景攻略。

①群山之中,方苞为什么独爱雁荡山?结合丙文简要分析。

 ②梳理课内文人的赏景经历,补全下列表格。

诗文摘录

景物特点

心境情怀

①风声一何盛,。   (刘桢《赠从弟》) 

山风猛烈,松柏刚劲

志向坚贞,情谊深厚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花草茂盛,生机盎然

喜悦欢快,融入自然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其五)》) 

悠然淡泊,超脱俗世

③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摇曳灵动,静谧澄澈

④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吴均《与朱元思书》) 

明静清澈,富有生机

鄙弃功名,忘情山水

③参考链接材料,结合上述分析过程,为当今游人更好地欣赏山水,拟写两条攻略。

[链接材料]:游客们从1分钟视频特种兵打卡一山多地,到带着朋友照片到山顶合影的“代友爬山”,从“飞镖扎中哪就去哪”的旅行盲盒……“无痛登山”突然蹿红,背后是游客在追求轻松多元的游览体验。有人担心,“无痛登山”的出现将会消弭爬山的灵魂。

——人民日报评论《“无痛登山”蹿红,读懂背后的旅游新需求》

【考点】
一般性默写; 理解性默写; 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 分析概括文言作者个人的观点态度; 常用文言实词;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文言文阅读 普通
能力提升
换一批
1.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题

不知书,忠烈武勇,有智 , 练习攻战,与士卒同甘苦。代北苦寒,人多毡罽 , 业挟纩 , 露坐治军事,傍不设火,侍者殆僵仆,而业怡然无寒色。为政简易,御下有恩,故士卒乐为之用。朔州之败,麾下尚百余人,业谓曰:“汝等各有父母妻子,与我俱死无益也,可走还报天子。”众皆感泣不肯

(节选自《宋史·杨业传》)

注释:①业:杨业,又名继业,山西太原人,宋代著名的将领。②代:州名,治所在今山西代县。③毡罽(jì):毛织品。④纩(kuàng):丝棉絮。⑤殆:几乎。

(1) 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忠烈武勇,有智          谋:谋略 B. 人多毡罽          服:名词作动词,穿 C. 业但挟纩          但:但是 D. 众皆感泣不肯          去:离开
(2) 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汝等各有父母妻子,与我俱死无益也,可走还报天子。

(3) 战败之际,众士兵不肯离开杨业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选文概括。
(4) 根据语境补写出古诗文原句。

山河是什么?是文人墨客笔下的景,更是文人墨客心中的情。“大漠孤烟直,”是王维笔下的雄浑壮阔;“海日生残夜,”是王湾眼中的自然理趣;“”是《潼关》中谭嗣同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是《望岳》中杜甫面对五岳之首抒发的豪情壮志。

文言文阅读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