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五代名士谭峭所著《化书》中,记载了照镜子时“影与形无异”的现象。关于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小明利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了探究。

(1) 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如果有1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2) 小明拿另一支大小相同且不需要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E一侧观察,直到看上去蜡烛B跟蜡烛A完全重合,此现象表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的大小
(3) 当B蜡烛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时,移去B蜡烛,在原来位置上放一光屏,在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显现A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像;
(4) 若图乙中蜡烛A的位置保持不变,把镜子沿虚线EF平分成两块,把其中的一块向后平移一段距离,则蜡烛A通过这两块镜子__________; A. 都不能成像 B. 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 C. 都成完整的像,两个像在同一位置 D. 都成完整的像,两个像在不同位置
(5) 如图丙所示是小明正在照镜子的情景,S为小明头顶上的一点,若平面镜MN绕M点顺时针转到MN' , S点在平面锐中的像S'的轨迹为(选填“直线”或“曲线”),S'离M点的距离(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考点】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实验探究题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2. 如图甲,小新同学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1)在探究活动中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环境中进行;

(2)该实验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方便,此时成像的清晰度比日常使用平面镜(选填“好一些”或“差一些”);

(3)小新在玻璃板的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还要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支没有点燃的完全相同的蜡烛B,选取完全相同的蜡烛,这是为了

(4)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填“A”或“B”)这一侧观察。透过玻璃板看到的“蜡烛B”是光经玻璃板(选填“反射”或“折射”)成的虚像;

(5)实验中小新为了让右座的小红看到烛焰清晰的像,小新仅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将会(选填“向左移动”、“向右移动”或“不变”);

(6)如图乙所示,是小新实验中采用的玻璃板,他观察到蜡烛A通过玻璃板成了两个清晰的像k1和k2 , 则像k2是由玻璃板的(选填“P”或“Q”)面反射形成的,若在图乙中k1和k2两个像中间放置一块不透明薄挡板,则小新在蜡烛A这一侧透过玻璃板能看到。(填“k1”、“k2”或“k1和k2”);

(7)接着小新为了研究两个像k1、k2之间的距离和玻璃板厚度之间的大小关系,为了使实验效果更明显,小新最好应该选择(选填“较薄”或“较厚”)的玻璃板;

(8)实验后小新用如图丙所示,a,b,c三条光线可以直接会聚于P点,若在P点之前如图放置一平面镜,则三条反射光线(选填“一定会”、“一定不会”或“可能会”)交于一点。

实验探究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