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李四同学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蚯蚓的体表,没有发现“眼睛”这样的器官。蚯蚓没有眼睛能感受到光线的刺激吗?带着这样的疑问,他在黑暗环境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 本实验的变量是
(2) 纸盒的遮光部分是该实验的组。
(3) 该同学在纸盒中放置了数条蚯蚓,其目的是
(4) 在黑暗环境中,蚯蚓随机分布于纸盒中。突然打开手电筒,光照下的蚯蚓“惊慌失措”,四处乱爬,一会儿便全跑到被遮盖的阴暗处了。这说明
(5) 蚯蚓上述趋利避害的反应从获得途径看属于行为。
【考点】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环节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实验探究题 普通
能力提升
换一批
1. 当动物和它所发现的食物之间设有障碍物时它可能会经过若干次“尝试与错误”才能获取食物。生物小组在探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时间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平均值

A

5分55秒

4分34秒

2分9秒

4分13秒

B

4分27秒

3分13秒

1分40秒

3分8秒

C

7分51秒

5分34秒

2分25秒

5分2秒

(1) 实验前应使小鼠处于(填“饥饿”或“饱食”)状态,随着训练次数的增加小白鼠找到食物的时间逐渐(填“增多”或“减少”)。
(2) 表格为:选取大小相同的小白鼠三只(ABC)分别放在迷宫实验装置中进行观察发现他们找到食物的时间和“尝试与错误”的次数均不相同。这说明:同种动物的学习能力(相同/不同),所用时间求平均值的目的是
(3) 小明同学找来了两只小乌龟做实验结果发现两只小乌龟无论是错误次数还是时间都比小白鼠多得多。通过分析该实验表明: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
(4) 为了获得准确的结果往往要用2只以上的小白鼠做实验这种做法称为______(填字母序号)。 A. 设置重复组 B. 求平均值 C. 设置对照组 D. 排除无关变量
(5) 进一步研究发现,小鼠在完成走迷宫后长时间不让它再走迷宫,在下次进入迷宫获取食物时,小鼠的转错次数趋近于没走过迷宫的次数,这说明小鼠的这种走迷宫行为(填“会”或“不会”)消退。小鼠的这种现象对我们自己的学习有什么启发?请写出一点:
实验探究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