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为进一步研究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某活动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
(1) 把一定量水滴入盛有少量过氧化钠固体的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一段时间后,发现溶液颜色逐渐变浅,最后颜色消失。

甲同学认为褪色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的缘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猜想不正确,理由是

(3) 查资料得知,酚酞的粉红色是来自其醌式结构的特征色,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对酚酞溶液的颜色有影响。为验证实验(2)褪色原因,进行如下实验(环境温度为:)结果如下:

NaOH溶液浓度/()

10.0

2.0

1.0

0.10

0.010

滴入酚酞时现象

深紫红色

深红色

深红色

深红色

深红色

溶液变为浅红色的时间

2~3s

26~30s

54~60s

6~7min

45min内稳定不变

溶液完全褪色的时间

7~8s几乎无色

50~54s几乎无色

100~110s几乎无色

20min后仍为浅红色

2h后略变浅

结合表中数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

a.其他条件相同时,NaOH溶液浓度越大褪色越快

b.溶液褪色可能是NaOH溶液浓度过大导致的

(4) 同学查资料得知,氧化性物质可能会对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颜色的变化产生影响。

资料:a.

b.浓度的越大,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颜色变化越快。

根据资料,丙同学认为,反应过程中,除过氧化氢外,还有一种物质M可能也会使到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褪色。物质M的化学式为:

探究:物质M对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颜色变化的影响。

实验过程:选用B装置制备物质M,将等量的物质M分别通入不同浓度的NaOH溶液中,分别滴加2滴酚酞试液,观察溶液褪色所需的时间。

写出制备物质M所用两种物质的名称:

实验结果如下:

NaOH溶液浓度/()

滴入酚酞时现象

溶液完全褪色时间

2.0

深红色

约50s

1.0

深红色

约1min50s

对比实验1,表中数据说明

(5) 实验过程中,需待固体完全溶解后再加入酚酞,原因是。综上所述,与水反应过程复杂,滴入酚酞时溶液颜色变化受多因素影响。
【考点】
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 钠的氧化物;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实验探究题 普通
能力提升
换一批
1. 某实验小组用石墨作电极电解饱和氯化铜溶液,并记录了电解过程中两电极的现象。请分析:

实验装置

实验现象

通电前

溶液呈绿色。

通电2min

a极碳棒周围的溶液颜色变成黑色;b极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通电20min,关闭电源

a极碳棒上端表面覆盖一层白色的薄膜;电极周围溶液为黑色。取出碳棒放置一晚后碳棒表面的白色固体变成绿色。

(1) 已知在氯化铜溶液中存在平衡:(为蓝色,为黄色),则饱和氯化铜溶液呈绿色的原因是
(2) 针对a极溶液出现“黑色”,该实验小组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黑色物质可能是纳米铜粉。推测理由:纳米铜粉为紫黑色粉末,电解过程中由于析出铜速率太快,形成了纳米级小颗粒。

猜想二:黑色物质可能是氧化铜。推测理由:a极可能有部分放电,且电解过程中溶液温度升高,简述该猜想中生成CuO的原因为

(3) 取“黑色悬浊液”加入稀硝酸产生红棕色气体,证明了黑色物质中一定含有纳米铜粉,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说明)。
(4) 该小组经过查阅资料和实验验证,a极上产生的“白色薄膜”为氯化亚铜,则a极产生该物质的电极反应式为
(5) 若将电解液更换为硫酸铜溶液进行实验,a电极不会产生白色物质;若将氯化铜溶液的浓度控制在5%~10%时(肉眼观察溶液为淡蓝色),可在a电极看到比较纯净的红色固体。由此可知,a电极产生的白色物质和黑色物质与等因素有关。
实验探究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