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战国时期两种思想流派的部分观点
观点一: 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施不孝?犹有不慈者乎?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有。 | 观点二: 孝应以已推人,按血缘关系之远近,由近及远,“爱有差等”。 |
材料二 关于“孝”,韩非子则在君臣领导关系上立说,强调服从的绝对性。他在《韩非子·忠孝》中说:“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顺则天下治,三者逆则天下乱,此天下之常道也。”韩非子肯定了臣、子、妻分别对君、父、夫的从属关系,并把三者的顺逆看成是天下治乱的“常道”。这就有了“三纲”的基本内容。这个顺从关系暗含着双方关系的“去亲情化”和“法制化”,要求在听令、执政方面无私情,必须依法办理,进一步强化了帝王专制主义思想。
——摘编自董金社《先秦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