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银量法(以生成难溶性银盐来进行测定的一种滴定分析方法)可用于测定卤化钠中卤素的含量。某实验小组用银量法快速测定某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实验过程如下:

Ⅰ.配制标准溶液

①配制标准溶液 , 放在棕色试剂瓶中避光保存;

②配制标准溶液

Ⅱ.滴定的主要步骤

a.取待测溶液于锥形瓶中

b.加入溶液(过量),使完全转化为沉淀

c.加入溶液作指示剂

d.用标准溶液滴定过量的 , 到达滴定终点时停止滴定

e.重复上述操作三次,四次测定数据如表:

实验序号

1

2

3

4

消耗的标准溶液的体积

f.数据处理

已知:铁离子在溶液中的水解程度:中性强酸性。

回答下列问题:

(1) 用棕色(仪器名称)量取溶液于锥形瓶中;滴定过程中眼睛注视;滴定终点的现象为
(2) 滴定过程要在较小的环境中进行的原因是
(3) 经计算得;下列操作会导致测得的溶液中溴的含量偏大的是(填标号)。

A.滴定管未润洗即装入标准溶液进行滴定

B.滴定过程中开始仰视读数,后俯视读数

C.滴定开始时滴定管尖嘴处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D.滴定过程中锥形瓶中不慎有液体溅出

(4) 若待测液为溶液,则两步不能颠倒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结合文字描述)。
【考点】
铁盐和亚铁盐的相互转变; 二价铁离子和三价铁离子的检验; 中和滴定;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实验探究题 困难
能力提升
换一批
1.

某小组同学探究FeSO4溶液与NaClO溶液的反应。

实验Ⅰ:向敞口容器中加入一定体积0.1mol·L-1FeSO4溶液,不断搅拌,逐滴加入pH≈13的84消毒液,溶液pH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从B点开始滴入84消毒液)。

B~C段,开始时产生红褐色沉淀,随后沉淀消失,溶液变为暗红色;

C点之后,逐渐产生大量黄色沉淀,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溶液颜色明显变浅。

已知:25℃,饱和NaClO溶液的pH约为11,Fe3+完全沉淀时的pH≈3。

(1)Cl2通入NaOH溶液可得上述84消毒液,该84消毒液中阴离子主要有

(2)A~B段,FeSO4溶液在搅拌下pH略有下降,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原因

(3)B~C段,产生红褐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查阅资料可知,暗红色物质为聚合硫酸铁,是一种无机高分子化合物,其主要阳离子的结构为如下所示,该阳离子中Fe的配位数为

(4)取少量C点溶液,加入(补充试剂和现象),证明溶液中无Fe2+。C点之后产生的黄色沉淀经检验为铁黄(FeOOH),写出暗红色物质转化为黄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

实验Ⅱ:向敞口容器中加入一定体积的pH≈13的84消毒液,不断搅拌,逐滴加入0.1mol·L-1FeSO4溶液,溶液pH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

E→H段,迅速产生大量红褐色沉淀且逐渐增多,H后开始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最终得到暗红色溶液和大量黄色沉淀。

已知:Cl2、HClO、ClO-在不同pH条件下的百分含量如下图:

(5)G→H段pH骤降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6)综合以上实验,FeSO4溶液与NaClO溶液的反应产物与有关。

实验探究题 普通
2. 某小组在验证反应“”的实验中检测到 , 发现和探究过程如下。向硝酸酸化的0.05 mol⋅L硝酸银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搅拌后静置,烧杯底部有黑色固体,溶液呈黄色。
(1) 检验产物

①取出少量黑色固体,洗涤后,(填操作和现象),证明黑色固体中含有Ag。

②经实验证明上层清液中含有

(2) ①针对“溶液呈黄色”,甲认为溶液中有 , 乙认为铁粉过量时不可能有 , 乙依据的原理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针对两种观点继续实验:

取上层清液,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证实了甲的猜测,同时发现有白色沉淀生成,且溶液颜色深浅、沉淀量多少与取样时间有关,对比实验记录如下:

序号

取样时间/min

现象

3

产生大量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

30

产生白色沉淀;较3 min时量少;溶液红色较3 min时加深

120

产生白色沉淀;较30 min时量少;溶液红色较30 min时变浅

(资料:生成白色沉淀AgSCN)

②对产生的原因作出如下假设:

假设a:可能是铁粉表面有氧化层,能产生

假设b:空气中存在 , 由于(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可产生

假设c:酸性溶液中具有氧化性,可产生

假设d:根据现象,判断溶液中存在 , 可产生

③下列实验Ⅰ可证实假设a、b、c不是产生的主要原因。

实验Ⅰ:向硝酸酸化的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搅拌后静置,不同时间取上层清液滴加KSCN溶液,3 min时溶液呈浅红色,30 min后溶液几乎无色。

实验Ⅱ可证实假设d成立。

(3) 根据实验现象,结合方程式推测实验ⅰ~ⅲ中浓度变化的原因:
实验探究题 普通